2)第八百四十三节 颜异的麻烦 (2)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于秦代的军功勋爵体制,依然在发挥作用。

  目前的汉室,贵族勋臣,除列侯之外。自关内侯以下,采用的是无比严苛的递降爵位的体系。

  上一代是关内侯,下一代假如军功不够多,就要沦为左庶长,甚至是公乘!

  而底层要向上爬,却很简单。一个首级,就能让一个公士成为上造。

  但,丢起爵位来,却是飞快!

  一个列侯,吃上一个败仗,哪怕是小败,也可能会被夺爵。

  这就是商君为秦爵系统设计的‘得之有途,失之亦然’。

  汉室继承了秦的一切,包括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和它的整个评定和判断系统。

  虽然数十年来有所删改和打压,但,整个国家的体制,在实质上依然是运行在这个系统上的。

  汉室依然是编户齐民,如商君一般,将百姓登记在册,统计人口财产田亩数量。

  如今名田宅制度虽然因为授田不再而崩溃,但官员却依然是从高等爵位的人群众选拔。

  而且,随着天子屯垦怀化,授田制度已经用了另外一种方式回归。

  在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的阴影之下,军功,意味着一切。

  你的财富、土地、妻妾、社会地位甚至特权,一切都跟军功挂钩。

  更可怕的是,秦汉两代,判定军功的标准,是根据净赚多少首级来计算的。

  举个例子,某将军率部斩首八千,但他损失了八千零一人。

  在军功计算时,他的军功是负的……

  但下面的卒子,依然按照自己斩首数来算功劳。

  这种评判制度,对所有文官,都是噩梦!

  因为,只要这个系统存在一天,那么,文官们就休想不靠军功就爬上丞相的位置去。甚至,根本不要想不靠军功就爬上去!

  汉室至今也就只有一个晁错,也唯有一个晁错。

  而且,在选用官员和任免时,国家会优先考虑有军功的人,通过制度,人为的淘汰那些没有军功的人。

  即使是军功勋爵制度顶峰的列侯们,也并非高枕无忧。

  两次战争之间,没有捞到军功的人,都只会有一个下场回家种田!

  甚至于被一撸到底!

  这就是为什么,每次汉家天子下令动员,所有的列侯家族,都会派遣子侄,带着家兵和家臣,从军作战。

  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大军开拔,屁股后面,总会有无数自带干粮,哭着喊着要投军的地方豪强跟官宦子弟。

  这不仅仅是人们知道,军中自有黄金屋,军中自有颜如玉。

  更因为,假如他们想要保住现有的爵位和社会地位,就必须从军,捞取军功。

  不然。后来居上的泥腿子,就要夺走他们的一切下次选用官员时,那些捞到了军功的泥腿子,就会取代他们。将他们的子侄淘汰出局。

  在这样一个军功意味着一切的政体中。

  很显然,制造了胸甲骑兵辉煌的少府和墨苑,成为了所有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