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百八十章 未雨绸缪_抗日之神鹰天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大通、九龙岗等大型煤矿的存在,淮南事实上已经是一个工业城市,鬼子在淮南投资的机械厂、炼焦厂的小型企业数量不少,不过都被没收了,所有这些日本商人全部抓起来,煤矿的矿长、监工和汉奸特务全部枪毙。

  陈际帆命令将军械修理所分期分批秘密迁往淮南,要求修理所要利用条件设计机床,发展自己的制造业,尽可能变成兵工厂。

  陈际帆是安徽人,当然知道安徽各地都有煤矿,除了马鞍山以外,江南的芜湖、繁昌、庐江、巢湖、霍邱等地都有煤矿,可如今这里缺乏选矿专家,马鞍山、繁昌等地是不用考虑的,现在部队还无法大规模过江作战,只有自己找矿,准备冶铁。找专家这个事情最后恐怕还是要落在白湖农场三位教授的身上,他们应该认识资源委员会的专家。

  实际上,陈际帆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他在白湖农场的示范、根据地的卫生运动等已经得到全国知识分子的好评,而沈宗翰、邹秉文、金善宝三位农学教授再就在写信邀请资源委员会、中国科学社等组织里的各领域科学家前来。

  当时著名的选矿专家、地质教育学家谢家荣教授就在邀请之列,这位蜚声国际的大师开始并不为所动,因为6月份时他正在云南探矿,直到10月底他回到重庆看到了报纸上的报道,尤其是收复淮南煤矿令他大为兴奋,因为在他之前的论文里就论述过淮南八公山地区存在煤矿的事例。总的就是一句话,决不能让战士们流血牺牲换来的大好局面,变成少数蛀虫肆意贪墨腐败的温床,也决不能让那些在战场上活着的英雄们,被金钱贪欲击倒!这是“神鹰”前途之所在,更是中华民族抗战前途之所在!

  可是这些理念只有他们少数几个知晓抗战结局的人才具备,国内绝大部分人,即使是那些有见识的学者,也未必能做到未雨绸缪,将几年后要发生的事情提前做好预防。

  不过,当陈际帆把这个想法说给应邀到淮南参加筹备会议的各界人士时,所有人起先都是一愣,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看上去冷酷而彪悍的军人为什么会对这些一点都不搭界的东西感兴趣。但经过短暂的沉默后,终于有人带头鼓起了掌,是发自内心的掌声,紧接着是全场爆发的雷鸣般掌声,因为无论陈际帆的想法最终能否实现,他们都将感谢这位不仅在军事上百战百胜而且眼光独到、充满正义的年轻军人,这个人可以说在中国绝无仅有,他那双永远也看不透的眼睛后面似乎充满了无穷的智慧。对!就是智慧!一种想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的大智慧!

  如果说知识分子们对陈际帆和他的“神鹰”在军事上的成就只能是感到钦佩和由衷的赞扬的话,那么“神鹰”在自己血战光复的国土上的所作所为彻底征服了他们那可一直以来孤傲的心。

  这些人眼见山河破碎、政府无能、腐败滋生、贪欲横行只能暗自嗟叹,他们对政府不满,却又不赞同共产党的共产主义理念,他们希望国家富强却又不愿意看到兄弟阋墙,他们希望通过社会改良来实现心中报复,他们想亲身参与到这场变革当中,用自己的知识拯救危难中的祖国……

  “神鹰”为他们指出了方向,提供了一个平台。

  随后的一个月,许多专家、学者从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