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十三章 向北出击_抗日之神鹰天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产,以满足需要。

  读到这里,文川浩有些疑问,他说进攻关东军迫在眉睫,这钢厂、坦克厂怕是用不上了,高焕捷说:“关东军不难收拾,头的意思是蒙古,当然就是他们背后的苏联人。”

  谈到军队,陈际帆告诉他们,国军那边五个军已经开到,正在换装和整训。其余部队也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和准备。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争取在东北鬼子的肚子里开创更新的局面。倒是雷达兵们,被一路护送着进了大山深处,又是风又是雪,每个人都在想此去怕是要吃大苦了,谁料到山上竟然是另外一番景象。不仅有房屋、指挥部,周边还有各种防御设施,可谓是固若金汤。

  这下放心了,大伙也不休息,刚到的第二天就开始干活。

  文川浩给他们打招呼,为了雷达站的安全,不能等到敌人过来,他必须率领部队向周边出击。

  12月28日,离1944年元旦还有几天,天气越发寒冷,日军的铁路运输也没有闲着,毕竟,驻扎在热河前线的近十万部队每天需要的吃喝并不是小数目。实际上,即将到来的战争考验的不是敌对双方主帅的智谋,而是双方的后勤。

  关东军的后勤能力很强,一方面因为东北物产丰富,无论是粮食、棉花还是工矿产品都不缺,另一方面,日本人在东北修建了大量的铁路,其中在江南会战失败后,又启动新的铁路计划,连通了长春到通辽,再到赤峰的铁路。(历史上这段铁路没有)目的就是守住热河与东北地区,与中国军队相抗衡。

  现在这一条铁路承担了关东军第1方面军主要的后勤供给任务,而敖汉旗以北的四道湾子就是日军在这条铁路上最重要的物资仓库。

  而这里,正是“猎鹰”新的目标。

  正当队员们跃跃欲试之时,队长文川浩却说出了让大家意想不到的话:“我们不是去作战,只要能侦察清楚就行。”鬼子可能认为凭着近两百人的兵力,守上几个小时应该不成问题,可他们没考虑攻击部队的实力(迄今为止,日军只知道是特种部队,但对特种部队的兵力、装备一无所知)。这是装备有火箭筒、迫击炮和通用机枪的部队,如果面对面硬打,不要说一个日军小队,就算是两个中队过来,也不见得占便宜。

  丰收镇上的鬼子打完电话,准备坚守,可怎么坚守?坚守掩体人家有手榴弹和迫击炮,坚守房屋,人家有火箭筒,至于巷战?就别扯了,三八大盖在突击步枪的面前跟着玩具差不多。

  鬼子的小队长万万没想到对手的实力这么强,火力配备非常齐全,而且射击非常精准,自己这一百多号人不要说坚守几个小时,就连一个小时都够呛。

  小队长气急败坏拿起电话拨通敖汉旗,但这次不是求援,因为求援也没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