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可怕(补更)(捉虫)_绿茶女配她只想活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只要是A市都知道J这么一号人,J没有名字,外人就以J作为代号。

  对于一般的罪犯,其身份一般都很具有隐蔽性,可J却恰恰相反,在他没被抓捕之前,他的所有身份信息全部都已经流露在外。

  他的父亲是A市几十年前还没有整改时的一个地头蛇,后来因为犯罪被判除了死刑。母亲则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早年曾想带他自杀,可他却垂死挣扎杀了母亲后逃走了。

  因为那是几十年前的事情,当初社会发展信息传讯并不发达,这件事只是在小范围引起波动。

  J没有条件接受任何教育或学习有关犯罪的事项,可这人的反侦察能力却极其惊人。

  直到作案的十三年后,J才被抓捕。

  课堂上,老师以其家庭背景作为切入点,解释了其犯罪心理,以及人格障碍问题。

  BoBo这堂课难得没有走神,他听得浑身发憷,举手道:“犯罪一般和家庭环境有关,这种类似的报道A市好像还有一个人吧?”

  “我记得那件事好像闹得还挺大,十多年前,当初还上了报纸。大概是东郊的一位患有精神病的母亲抱着孩子跳海,母亲死了,孩子却活下来了。”

  “对,A市确实有一个类似案件,这种行为是要衍生到了另外一个话题,我稍微提一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自己去查一查资料。”授课老师是当地政法大学的教授,她似乎对这个话题也比较感兴趣。

  “母亲带着孩子自杀的情况其实在生活中不在少数,这种心理主要是出于一种畸-形、变-态的怜悯,她们无法认清自己和孩子的人界限,认为孩子是她们的所有物,有权决定孩子的人生……”

  BoBo皱着眉头:“这种带孩子自杀也太……”

  “不是自杀。”在课堂上一向沉默的江秉突然开口了,他的声音低沉,“是谋、杀。”

  顾念念的心不自觉地“咯噔”一跳。

  讲台上的老师并未察觉异样,顺过他的话:“从理论来讲,确实可以归类到谋-杀。”

  “而像J以及十多年前那个孩子这样,侥幸活下来了,这种精神上的伤害会影响孩子一生。”

  “这种环境极大可能会导致人格障碍,心灵扭曲,然后致使人犯罪。根据调查研究,这些孩子的犯罪率远远超过了普通人的数十倍……”

  一堂课结束下来,BoBo对天感慨,各种花式表白父母,还好父母比较负责任,家庭环境也不错,除了小时候调皮被父亲抽以外,还真没什么噩梦。

  顾念念笑着摇头,能养出像BoBo这种没心没肺的大男孩,家里的环境一定很好吧……

  在角落里一声不吭的黑心莲周身气压低得厉害,看清那人没有焦距的瞳孔,顾念念叹了口气。

  作为本书的反派,原书作者还是在他身上费了许多笔墨。

  她清楚地记得,江秉就是当年那个携子跳海后活下来的孩子。

  她瞥开视线,倚在沙发上,呼了口气:这种事情无论发生在谁身上都会很绝望吧?

  所以,书中那一系列事情的发生也似乎都在情理之中。

  这人偏执而又病态地将曾对他很好的哥哥视为所有物,拼命驱赶旁人,甚至不惜将“争夺者”一刀穿心,这种事,让人无法怜悯。

  怜悯他,就如同兔子同情被还未捕捉到猎物的老虎。

  她只觉得可怕。

  一天结束后,顾念念心情复杂,突然想起什么,她问:“江秉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这本书,她还没看到最后……

  沉默片刻,冰冷的系统音缓缓响起:【在追捕中坠楼身亡——】

  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书中世界虽然区别现实,可也只是对现实的照应,一个衍生品。

  江秉做了那么多坏事,最后还杀了原主。

  结局确实该这样。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课堂上的那些解释,出自心理咨询师埃里克森博士的观点,稍有辞措上的改动,资料来自网上一则新闻。

  那个在娱乐节目谈起社会现象之类(这类话题)我也不清楚现实生活中可不可以,就当我编的。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