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零六十二节 天山(2)_我要做门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不能回来,他去了那边,恐怕地位还不如一个小卒子,说不定连吃饭都未必吃得饱。

  与之相比,尉黎虽小,但起码还是一个国王,锦衣玉食还是没有问题的。

  李陵却没有管蝉蛰的想法,对他来说,尉黎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棋子。

  关键,还是汉军!

  他必须想一个破局之路,将汉军逼退!

  可是,李广利的大军,现在抱成一团,明摆着拿国力与匈奴消耗。

  而他身后是整个汉室,那庞大无比的帝国。

  纵然这个帝国现在,早非当年的全盛时期那么强大,但也不是匈奴可以比拟的,更何况,如今与其开战的只是匈奴的西域部分。

  “这个战略,绝非李广利的手笔……”李陵喃喃自语着。

  这是他早就明白的事情,李广利他又不是不认识。

  其人性格急躁,野心甚大,却缺乏像前辈卫青霍去病那般的眼光、手腕和胸襟,不能容人。

  大宛战争,天山会战、余吾水会战,都完美的反应了他的性格。

  特别是当年,李陵与李广利之争,彻底暴露了这一点。

  李陵至今记得,当初李广利是怎么给他穿小鞋,如何限制和打压他的。

  若不是这样,李陵不可能被匈奴包围在浚稽山中。

  可问题是,这个主意是谁出的?李广利为何会听?

  “河西四郡,没有人能像这样让李广利听话……”李陵想着:“这个世界唯一可以压着李广利的只有长安那位……”

  李陵脑海中闪现出那位熟悉的端坐于宣室殿上的天子。

  他曾效忠的主君,如今的仇敌。

  也只有那位,才能强按着李广利的脑袋,让他乖乖的听命!

  然而,那位的性子,也不是这样的。

  那位比李广利还急躁!

  换而言之,有人在给那位出谋划策,并成功的说服了后者。

  而李陵记忆里,没有这样的人。

  上一个能让那位陛下言听计从的人,还是当初的大司马!

  “霍骠姚……”

  “张蚩尤……”

  “是了,也只有那位自诩霍骠姚继承人的张蚩尤了……或许现在该叫张鹰扬……”李陵闭上眼睛思索着。

  虽然从未谋面,但李陵知道,那位的能耐与厉害。

  旁的不说,一部战争论,如今长城内外,塞北西域,人尽皆知。

  据说连乌孙、大宛,也有相关的抄本在流传。

  这一次,先贤惮能如此果断的动员整个西域的力量,也是受战争论的论述影响——战争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政治是目的,而战争是手段。

  于是,其点起全部力量,全家老小带上,孤注一掷于轮台,以寻求以轮台来稳固地位,增加声望。

  事实证明,这非常成功!

  轮台一陷,哪怕先贤惮损失惨重——仅仅是本部便折损了两千多,作为炮灰的仆从联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