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一百三十一节 仁义(1)_我要做门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颜六色的粟米穗,沉甸甸的垂下来,随着秋风翻滚。

  五百里居延,已成为一片粟海。

  今年春天播下的粟米种子,现在已经接近成熟了。

  整个居延,旋即投入到了为秋收准备的战争之中,再没有人有什么心思去关心什么大宛战争了。

  哪怕是张越也是如此。

  “各部都要投入到粟米的抢收和晾晒、入库工作之中,其他所有事情,都必须让步!”张越端坐于军营之中,对着他的部将们下令:“除了公田,各塞私田、民田的抢收之事,各部也需要尽力提供帮助、协作,不可让一粒粟米,烂在田中!”

  “诺!末将等谨受命!”诸将齐齐恭身领命,旋即次第而出,奔向各地。

  整个居延汉塞,从此刻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场名为秋收的战争之中。

  哪怕是张越亲领的鹰扬旅也不例外!

  没办法,这居延方圆五百里,水系密布,地形复杂,湖泊林立,沼泽遍野。

  汉家于此垦田数十万亩,以供给居延汉家二十万军民。

  张越接受后,重新规划居延垦田,以水淹十余万亩处于低洼、沼泽区的土地,又组织军民,开垦荒地二十万亩。

  使居延之田,达到了骇人的将近万顷!

  不过,居延环境特殊,气候特殊,条件特殊。

  过去,居延农业,素来走的是粗耕粗放的路子。

  什么精耕细作?根本没有这个概念。

  倒不是不想,也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没有这个条件!

  居延地广人稀,哪怕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也不过二十万人口!

  其中,大部分青壮,都入伍为军人。

  在这个地方,在一开始,就是以商君的耕战思想建设起来的。

  兵民一体,以战为耕,铸剑为犁,铸犁为剑!走的就是古典****的路子。

  只是,人口稀少一直桎梏着居延的发展。

  也就使得,居延之地,一直走粗耕粗放的路子。

  种子播下去后,基本就是看天吃饭。

  除草、翻土、捉虫这种事情,很少有人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至于施肥那就更是黑科技了。

  所以,居延土地肥沃,水力资源丰富,但亩产却连河西四郡的穷乡僻壤都不如。

  常年平均亩产不过两石,有时候甚至只得一石。

  至于绝收这种事情,也常有发生。

  但,自张越接手后,这个情况便一去不复返!

  首先是大批先进农具引入,曲辕犁、耧车、水车以及各色铁器,纷纷通过商路来到居延,换走居延本地出产的毛纺、皮料、玉石。

  这些工具的引进,使得居延农业开始具备了精耕细作的条件。

  其后,随着汉匈协议达成,大批奴婢引进,令得居延的劳动力大大增加。

  尤其是公田,现在基本都已经由西域引进的奴婢负责耕作,而汉人只需要充当监工,指导和督促他们劳作。

  于是,翻土、捉虫、除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