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八十七节 君臣之问(1)_我要做门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这就又要雇佣成百上千,专门修葺和维护道路的工人。

  当然了,官府素来小气、吝啬,所以,这些工人基本都是从少府里抽调来的城旦司空们。

  但这却产生了一个连锁反应——那就是少府的城旦司空不够用了。

  于是,少府卿倒逼着地方官府,加强了执法力度。

  至少在关中这里,县城内外,敢有触法者,都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般,简单的拿钱赎买了。

  由之,关中地区,竟破天荒的首次出现了,余子数量减少,地方治安肃静的情况。

  颇有些史书上说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而百姓‘安居乐业’的样子。

  但……

  这样真的好吗?

  刘进望着那些巨大的高耸的冶炼炉,听着耳畔传来的叮叮当当的锻锤捶打声,再看着那些在烈日下,依旧不得不奔走于道路上,载着泥炭的车夫们。

  他不知道。

  但他明白,从此以后,天下或许将和过去不一样了。

  似乎有些让人不安的东西,正在悄悄露头。

  于是,他看向坐在自己对面的那人。

  现在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道:“张卿,孤看少府与丞相府的奏报,今年不过半载,关中死于工坊、矿石及道路之百姓,就已有千余之众……”

  “较之去岁,翻了不止十倍吧……”

  张越闻言,低下头来,看着车下铺着的毛毯。

  他知道,这块毛毯,是匈奴人或者羌人,从绵羊身上剪下来羊毛,然后经过洗涤、烘干、梳毛,变成可以被纺机织纱的原料,然后以极为廉价的价钱,卖给汉商,商人再经之转卖给居延的纺织作坊,最终织成了脚下的毛毯。

  舒适、柔软而漂亮。

  毛毯一匹,幅广二尺二寸,值钱千三百钱。

  而其中,沾着的血泪,若是吐到地上,张越知道,怕是每一寸的毛毯上,都免不得被血泪沾满。

  毛毯如是,现在,行销天下的铁器,特别是各色农具,恐怕也差不多。

  所以,张越沉默良久后,答非所问:“殿下,臣打算今年从居延,再调两万奴婢入关中,开山凿矿,伐木烧炭……”

  这两个都是出人命和意外最多的地方。

  刘进听着,没有再说话。

  他们君臣相处至今,很多事情,已经没有必要说的太仔细了。

  所以刘进知道,自己的这位大臣,已经是铁了心,要将这些事情进行到底了。

  他甚至在上个月,还给天子上书,请求天子批准许可‘百工之中,能人善士,能率民佐国者,亦可考举、察举’。

  以至于,有古文大儒,痛骂这位鹰杨将军为‘欺世盗名之辈,乱臣贼子之属!’更断言‘乱天下者,必张子重也!’。

  便是今文学派里的公羊诸生,要说没有质疑和非议,也是骗人。

  毕竟,眼前的事情,虽然大家都无法预测未来会变成怎样?

  但有一点,已可以确定,那就是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