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五章 到底怎么了?_我要做门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孤儿、失亲之子,乡亲们也会领养,视若己出,送吾这乡校受训!”

  “蒙童之时学识字、计数,稍长至成童,则学行伍之术,阵战之法,年二十三即应募于朝廷……只有少数不成才的人,才去做官吏……”

  “而诸出阳里之士,虽远在万里之外,也会关心乡亲福祉,每岁取其俸禄、军饷之得十一,以托于吾,以养孤寡,以兴乡校……”

  听着徐荣的叙述,刘进等人的脸色都是大变。

  若果真若这徐荣所言一般,这阳里就根本不是乡村,而是一个兵营!

  所有男子,出生以后就被打上了军队的标签。

  他们压根就不研究怎么种田,也懒得去研究。

  所有人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训练、应募、当兵,吃皇粮。

  而籍贯于阳里的男子,在同等条件下也确实更容易被选拔进汉军的精锐部曲。

  枌榆社的子弟!高帝的亲军之后!再没有比这个标签更容易打动军队的军官们的了。

  以至于在这里,连淘汰品和残次品,也可以轻松做的胥吏……

  张越听了更是目瞪口呆,这阳里的模式,让他有着莫名的熟悉感。

  仿佛好像曾经在哪里见到过一般。

  以我为本,以他人为食,假政策之利,而私一村之利。

  似乎好像某几个他曾如雷贯耳的地方。

  只是想不起来,也不敢想起来。

  但无论如何,这阳里的这个模式,在现在看来是成功的。

  而且是可以进行良性循环的。

  从孩提时代开始,所有人都被灌输了尚武思想,人人向往军功。

  等他们入伍了,当上了汉军的中高层军官后,开始反哺。

  然后就像滚雪球一般,只要政策不变,国家依旧尚武和对外强硬。

  阳里的这个模式就不可衰减。

  这让刘进的心里面有些不是滋味。

  他所幻想的乡村,曾是书本上描述的‘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无忧无虑的和谐田园。

  至少也是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正常世界。

  但阳里这样的情况,却彻底打破了他内心的幻想。

  “长者何不宣以文教之事,令诸童子皆从圣贤之道……”刘进忍不住拜道:“毕竟,刀剑往来,多有不祥,而行文教之世,则无此虑矣……”

  “呵呵……”徐荣似乎对于文官很是不屑,他笑道:“就像那些儒生一般?整天之乎者也,问起桑稼之事,却是一问三不知,连一亩粟田何时浇水,何时拔节,何时收获也不知道?”

  “自老夫致仕以来,新丰县换了四个县尊,但没有一个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