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五节 学阀之路从今起_我要做门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了公羊学派的思想理论和主张后,所有去过壅堂的大臣贵族都是脸一黑,尴尬不已。

  因为,按照公羊学派的理论,这国家立学,乃天子教化之所,更是宣扬天子王化之原。

  所以无比重要!

  但如此重要的国家教化之地,却没有辟雍。

  作为天子重臣,倘若不知道还好,知道了却不上书请求建立辟雍,那就一定是心里面没有将教育事业和教化之道放在重要位置。

  所以,这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

  逼迫所有来过太学的人,将‘请立辟雍’的事情放在心里,还要拿出行动来支持。

  支持力度的大小与‘良心’成正比。

  搞到现在,每一个来太学的公卿大臣,都是闻壅堂之名而色变。

  盖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国家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钱来给太学建辟雍,而若去了壅堂,却不得不上书请建辟雍,而天子和其他大臣都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于是,为了显示自己确实关心太学,关心教育事业,只能花钱消灾——在建议被驳回后,派子侄或者自己亲自送钱来太学表示:在下人微言轻,虽然很希望马上建立辟雍,奈何……唯奉钱XX万,以助太学教化之业。

  这个钱明面上没有任何规定,但问题就在于,都到了三公九卿这个级别了,你好意思拿个几万十几万打发人咩?

  从元封后,去了壅堂的大臣,捐钱助学的起步价就已经是二十万钱起了。

  像张越这种侍中官,日夜侍奉天子,卒思近对的年轻人,则是百万钱起步——这是当年孔安国扰乱市场后的定下来的价格。

  张越现在自己都穷的响叮当,那里敢去壅堂?

  董越听着,却也不勉强。

  壅堂就在那里,今天不去,迟早有一天也得去。

  难道不是吗?

  自这太学建起来开始,历代三公九卿和侍中官们,谁没有挨过这一刀?

  现在不去,未来恐怕会主动请求去的。

  原因很简单——作为国家重臣,难道不需要刷一下在教育领域的名望吗?

  那还有比‘请立辟雍’更简单直白粗暴,显示自己支持教育事业和王化事业的决心的地方吗?

  没有了!

  所以,没有人能例外!

  “侍中言重了……”董越笑眯眯的道:“以侍中贤能,列席壅堂,自是完全当得起的……”

  嗯,都是侍中了,你好意思连一百万钱也舍不得?

  “不过,若侍中今日不便,那改日下官再扫榻以迎……”

  年轻人,你还想逃?可能吗?!

  看着董越的神情,张越也是摇摇头。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