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二十二节 战前(2)_我要做门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东线主力送上门来。

  计划不可谓不成功,战略不可谓不精妙。

  然而……

  千算万算,尹稚斜与赵信都算错了一件事情。

  卫青部,虽然没有霍去病的骑兵集群那么多精锐骑兵。

  但,卫青的沙场经验和指挥艺术,并非浪得虚名。

  更重要的是,卫青部的军队,虽然比不上霍去病的部队,但打匈奴人依然绰绰有余。

  加上老天爷都帮忙,一阵狂风,在匈奴人攻击最猛烈之时,忽然刮起。

  一切图谋算计,终究竹篮打水一场空。

  于是漠北决战,匈奴人不止西线被霍去病捅穿了(这是他们算好的,可以承受的打击

  )。

  作为国战中心的东线,也是一败涂地。

  要不是卫青当时对幕北地理不了解,不敢贸然深入追击。

  那么,尹稚斜恐怕就要被请到长安做客人了。

  二十七年前的尹稚斜与赵信,能够用出田忌赛马的策略。

  并深深知道,其命脉所系,究竟是何处?

  二十七年后的现在,卫律和那位姑衍王虚衍鞮能不知道吗?

  他敢放弃崖原,将自己最柔软的心脏暴露在汉家面前吗?

  他们敢赌汉军不敢强渡瀚海,直扑余吾水,到他的心脏里去玩耍一番吗?

  “那侍中的意思是?”续相如恭身问道。

  “若我是卫律……”张越闭上眼睛,伸手在沙盘的崖原与弓卢水流域摩挲片刻。

  脑海中后世的地图,与这沙盘渐渐重合。

  虽然两千年的地理变迁,足可导致沧海桑田,但大的地势走向和大的地理脉络是相同的。

  在后世中国地图是一个雄鸡形状。

  在雄鸡的脖子附近,有一个N型的凸起。

  而在民国时期,中国地图上,在这一带有一个N型凸起。

  这个凸起部分,与崖原的地理地貌无比吻合。

  不过,现在的崖原要比后世的达里冈爱更大,更宽,在位置上也偏向了东北一些(其实民国地图上的达里冈爱正是这样……嗯,不能多说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找相关内容)

  良久,张越睁开眼睛,看向诸将:“若我是卫律,则会先将辎重和精锐,布置在弓卢水北岸,同时,在河上建立浮桥,向崖原派遣大量轻骑兵预警,一旦有发现汉军踪迹的极限,立刻渡过弓卢水,在崖原与汉军寻求作战,同时,将一部分精锐留在北岸,守卫辎重,并作为预备队!”

  “这样,卫律就可以同时兼顾崖原与弓卢水的防御!”

  “更可以留出足够时间,拥有足够的反应空间!”

  这是张越思考了古今地理和战例后,综合当前骑兵作战的现状,得出来的最优应对方式。

  若卫律如此布置,就可以保证随时拥有最佳的选择方式。

  无论南侵幕南,还是向北撤退,同时向漠北预警,都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哪怕是面临汉军重兵集群的进攻,他都有机会全身而退。

  而若有机会,他甚至可以利用崖原的地理,在当地打一场围歼战。

  “若卫律如此布置,我军怎么办?”司马玄立刻就急了。

  一个大叛徒和一个匈奴单于的弟弟就在眼前,若不想办法吃下肚子,他觉得他会后悔一辈子的。

  至于四千不到的汉军,就要主动进攻九千多匈奴骑兵这种事情……

  在汉代,这是常事。

  漠北决战后,汉军骑兵经常主动对两倍于己的匈奴骑兵发起攻击,还经常取得胜利。

  几乎所有失败与平手,都是孤军深入,被匈奴用四倍以上的兵力包围、拖垮的。

  更何况,经过鶄泽一战,汉军都已经打出了自信。

  别说九千了。

  便是两万骑兵,司马玄也是不怵。

  大不了,拖住他们,等待句注军、飞狐军甚至是太原的郡兵来援。

  而汉军现在依托着呼奢、南池与诸水部的供应,完全可以在弓卢水一带,发起一场五万以上的骑兵会战。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