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九十六节 苏武归国(3)_我要做门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李陵往新一代的汉军大将,未来的军方领袖方向培养。

  然而……

  浚稽山一战,李陵投降。

  如今,更是穿着胡人的服饰,衣襟左衽,披发留辫,出现在自己面前。

  只是看到这里,苏武就已经明白,大汉帝国的骄傲,飞将军的孙子,陇西郡成纪县飞出来的俊杰,已经成为了汉家的敌人,匈奴的大臣!

  尽管,苏武明白,李陵这样的转变,或许有他自己的缘故与委屈。

  毕竟,他的家族,特别是生他养他教育他的老母亲,为天子所诛杀。

  然而,苏武内心,却依然有些不舒服,有些遗憾。

  他甚至,有一种在李陵面前,说一句‘少卿,可还记得浚稽山下的韩延年?’的冲动。

  不过,他强行忍住了。

  毕竟,李陵是一个成年人了。

  他也已经做出了他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

  苏武虽然不敢苟同,但出于对曾经的朋友的尊重,他不愿做那种纯粹只是逞口舌之快的傻事。

  但,李陵却是看着苏武,特别是苏武手中,那根连牦牛毛都已经掉的精光,甚至连节旄的竹竿都已经光滑的如同玉石一般的竹节,内心涌起了无限愧疚。

  耻、辱、自责,种种情绪在他内心纠结,翻涌成海。

  毕竟,他是接受了纯正的汉家教育长大的贵族。

  他的父亲、祖父和曾祖,都曾在对匈奴的战场上,挥洒汗水与青春。

  而他今天,却委身匈奴,甚至成为了匈奴帝国的高层,单于的左膀右臂。

  曾经,他还可以用伍子胥来安慰自己。

  用自己一直在匈奴推动汉化,传播汉家诗书来麻醉自己。

  但现在,当他看到了老友苏武,看到这位被匈奴人折磨、羞辱、威逼利诱,流放北海,却依然坚持自我,忠贞不屈的老朋友和他手中的节旄。

  李陵内心之中最柔软,同时也是他最大的恐怖,终于破碎了封印,从思维底层钻出来。

  于是,他想起了那一年的那个夜晚。

  浚稽山下的风,吹在山岗上。

  他的军队,弹尽粮绝,只剩下了数百人。

  “突围若是失败,我必不苟活!”他,拿着一柄染血的长刀,告诉副将韩延年。

  后者,却只是笑了一声,什么话都没有说。

  第二天,突围失败。

  他在匈奴骑兵面前,放下了武器。

  而那个一言不发,只是沉默着苦笑的副将,却带着一百多名同袍手足,战死在了通向受降城方向的峡谷中。

  李陵去那个战场看过。

  韩延年的尸体,倒在了一片山坡下的碎石中。

  他背上插满了箭矢,胸口被匈奴的青铜铤砸出了一个巨大的豁口。但他的手里,依然握着他的武器——一把从武刚车上拆卸下来的青铜辐条。

  而他,作为一军将主,作为带着五千精锐,走入那死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