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四十九章 暂时让步_寒门枭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有理。”

  他随即令道:“统统撤下,上茶!”

  ..........

  紫微殿御书房内,李纲和宗泽正在极力劝说天子赵桓放弃妥协思想,和金兵激战到底。

  李纲原本是中间派,他不像李延庆和宗泽那样强烈主张强硬作战,但也坚决反对白时中等人的乞和,他主张以战促和,逼迫金兵主动向宋军求和,用谈判取代战争,使大宋获得最大的利益。

  李纲这种以战促和的思想也得到了部分朝臣的支持,但最后的局势走向却和李纲的最初设想背道而驰,现在已经没有中间路线的选择,只有战与和两种选择,李纲便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主战派。

  至于宗泽,他更是主战派中强硬者,态度比李延庆还要激进。

  “陛下,激战一个多月,金兵的大型攻城武器悉数被摧毁,伤亡数倍于宋军,进攻乏力,而宋军士气高昂,战备充足,城内粮食可支撑一年,更重要是军民众志成城,相信再坚持最多一个月,金兵必将惨败退兵,这个时候应将战争进行到底,而绝不能轻启议和,请陛下三思!”

  旁边李纲也补充道:“宗老将军说得非常正确,王贵将军率骑兵火烧黎阳仓,将金兵百万草料烧为灰烬,金兵战马断粮在即,只要再坚持十天,金兵必将不战而退,陛下,现在议和正中金人下怀,白白浪费了我们的一盘好棋啊!”

  赵桓尽量克制自己的耐心,他心中对两人的苦口婆心已经厌烦之极,这两人只考虑军事,而不管政治,就算金人退兵北上,那河东路怎么办?河北两路又怎么办?难道金人会拱手让出来?只有谈判,和金人达成一个长期和和平协议,就像檀渊之盟一样,大宋才能得到数百年的安康,自己也才能做一个真正的皇帝。

  但在政治之外,赵桓求和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原因,那就是皇权,他的父皇退而不闲,继续在东南一带行使皇权,诏令甚至可达荆襄巴蜀,而自己却皇权斗争的关键时刻,被困在东京城,诏令出不了禁中,如果像宗泽说的那样再打一个月,那自己的皇权就彻底消亡了,赵桓怎么能容忍得了。

  “两位爱卿的心情朕完全能理解,朕让人和金兵接触,并不是想妥协,而是想寻找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用两位的话说,就是给金兵一个体面退兵的台阶,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既然我们在军事上已经占据上风,那就更不用担心谈判,和金兵和谈,如果和谈破裂,然后再继续打,两位爱卿,攻城战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将士用命,我们朝廷可不能只当看客啊!多少也要为结束战争尽一份力量。”

  李纲还想再说,赵桓终于忍不住,脸一沉,不耐烦地摆摆手道:“朕意已决,不要再劝了!”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