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陈立夫述职_山沟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不复返了。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开国初期,各方面都是乱七八糟的,而且当时极度缺人,基本上是个认识字并且愿意效忠大唐王朝的读书人都用了。

  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这种情况也是越来越少了,升迁的难度也是越来越大。

  而这种情况下,时间上也才是正常的情况!

  毕竟全国范围内,中低级官员众多,而高级官员的位置就这么一点,现在下面的人就算是有能力,但是想要爬上来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没有更多的位置给他们了。

  如何给陈立夫安排新位置,也是个麻烦事,不过李轩对于此事,依旧是没有亲自开口说什么,但是却是和以往一样,把诸多弹劾他的奏章全部留中不发。

  同时也是在和钱祧里说起这事的时候,也是说了一句,年轻人嘛,不要怕给他压力,有压力才有成长嘛,是好事!

  这话听在钱祧里耳中,就是变成了,圣天子准备给陈立夫加一加担子了,毕竟更重的担子,才是代表着更大的压力嘛!

  于是乎,当陈立夫还在酝酿着怎么调查,怎么报复的时候,外头的无数人也是等着内阁那边如何应对这一次的弹劾浪潮时。

  吏部文选司却是给陈立夫发来了一个公文,让他三天后前往文选司做一次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

  这话外人可能不太清楚,但是官场上的人太过清楚了,这种述职报告,往往就是代表着一个任期的结束,至于后续是升迁还是贬职又或者是平调,那都是有可能的事。

  突如起来的述职报告,让李轩意识到,自己在巡查处的任期要结束了,而后续何去何从,恐怕就要看那些吏部文选司的想法了。

  因为大唐王朝的官制,这官员的任命,甭管是晋升还是贬职,其决定权都是在圣天子手中,但这只是理论而已。

  理论上圣天子手握所有官员的任命大权,但实际操作上,李轩却是不可能决定所有官员的任命,甚至中央的吏部都是无法决定全天下文官的任命。

  所以,权力也是有所适当的下风,基本上从二品以上的官员,一般都是李轩亲自决定,基本不会给外人插手的机会。

  而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这三个等级的职务,往往都是吏部方面负责举荐,内阁讨论,最后做一个汇总报告上来,列出若干候选人让李轩选。

  但是这种报告李轩一般不会驳回,往往都是直接从里头选人确定,因此往往就是吏部和内阁其他部门的一个博弈。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王朝里,对于从二品以上的这种真正大员的任命,往往是没有什么波澜,但是正三品官员的任命,却是经常掀起波澜,因为这已经是朝臣们所能够左右的最大级别的官员任命了,怎么可能不参与其中。

  至于正五品、从五品以及正六品,这三个级别的职务则是金陵吏部自行决定,内阁不参与,当然了,各用人机构可能进行提出建议,但是听不听建议,那的看吏部的心情。

  有时候吏部为了平衡,会故意在一些任命上使坏,为的就是保证某个机构护着地方的政治生态平衡。

  要知道,虽然吏部掌控了大权,但是如果吏治出现了问题他们也是首当其冲,所以各种任命都是非常的谨慎,搞出问题来第一个死的就是他们。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