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二百章 时不待我_山沟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束后就是被一纸诏令调回金陵养老了。

  过去的三年里,他一直担任第五骑兵师师长,去年调任第九军副军长,平日里他也是负责指挥第九军麾下骑兵部队的人选。

  也只有这样资历够深的骑兵将领,才能够镇得住骑兵部队的其他骄兵悍将。

  虽然说他的军衔还只是少将,但是他资历深厚,军功也不差,还有子爵头衔,军中的其他骑兵将领,哪怕是同为少将的,在他面前都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夹着尾巴,喊上一句前辈!

  有这样的一个老将统帅骑兵兵团,邓喜德也放心!

  而步兵大部队,自然是他邓喜德亲自统帅!

  计划制定好了,命令也是发下去了,邓喜德却是依旧忙碌,这当一军之长,要忙的事多了去,可不仅仅是指挥打仗就够的,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要他处理。

  相对来说,下面的那些师长,旅长,团长们则是要更加纯粹一些,可以安心打仗!

  不说邓喜德,却说康长宁,领命后也是显得有些激动,他打过的仗多了去,但是指挥一万多人的骑兵部队,说真的还从来没有过。

  嗯,别说他了,目前整个大唐陆军里都没人有这种经验,包括卢愚之。

  因为大唐陆军之前从来就没有过规模这么大的骑兵部队!

  当年骑兵作战规模最大的时候,就是辽东战役的时候,当时就是卢愚之统帅的骑兵,但是当年他统帅的骑兵,也就小一万人,而且这些骑兵里头,相当多一部分还是师属骑兵。

  正是因为大家都没有什么经验,这才是康长宁能够获得指挥机会的原因。

  首先邓喜德觉得,这个老将虽然说才华一般般,搞不出来什么天马行空的战术,但是胜在资历深,压得住骑兵的那一群骄兵悍将,同时也是够成熟稳重,不会乱搞一些七七八八的东西,会老老实实的按照既定作战计划执行。

  有时候,将领也不是越有才华就越好的,因为这样的人往往都喜欢兵行险着,喜欢冒险。

  一旦冒险成功了,那么就是大胜,但是倘若冒险失败了,往往也会葬送全军。

  这也是为什么在陆军内部,郝柏年的地位高于李春景的缘故。

  李春景的军事才华,那是没的说的,在众多高级将领里头,甚至都可以说是当得上第一了,但是这个人指挥作战的时候就是喜欢冒险。

  每次带兵作战,都是让后头的一群人心急如焚,生怕他一不小就打了个大败仗,全军覆没之类的。

  哪怕是圣天子李轩爱惜他的才华,但是也只能是选择性的用他。

  郝柏年就不同了,这个人喜欢稳扎稳打,偶尔也用一点小计策什么的,很少去冒什么巨大的风险追求大胜。

  而这样的将领,更让人放心,因为不会出什么太大的差错,只要给他足够的兵力那么基本不会输。

  当然了,如果他手头上的兵力不够,实力不济的时候,郝柏年也会冒险玩一些奇袭之类的,但是这是不得而为之,和李春景天生就喜欢冒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康长宁,就是类似郝柏年这样,看似不太突出,但实际上让人很放心的将领。

  要不然,统一战争结束后这么多早期的将领都是那些新生代的将领代替,然后被迫转到地方预备部队或者是回到金陵城养老,而他自己却是能够一直待在北方边境带兵了。

  不过即便是已经五十来岁,性格也是成熟稳重的康长宁,面临着统帅大军北上作战,有机会建立巨大功勋的机会,也是激动不已。

  因为他知道,这一次机会,恐怕他就是这辈子最后一次博取陆军中将军衔的机会了。

  如果错过了这一次,恐怕几年之后他因为年龄问题,要给后辈们让路而被迫退出现役,最好的结束也是回金陵城养老。

  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他这样的老将不退下来,新生代的将领们就没机会爬上来。

  别说他这样的少将了,就连郝柏年他们,还不是一样要给邓喜德这些新生代将领让路,乖乖的回到金陵城养老!

  时不待我啊!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