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千二十七章 交州杂交水稻_山沟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西交州,宋平城的郊外,有着一片庞大的农田,但是和普通的农田不一样的是,这片庞大的农田都是被包围了起来,外围有着围栏,同时还立有牌子:试验农场,闲人免入。

  大片农田的一侧,立有一栋三层水泥大楼,这种规模略大的水泥大楼在郊外地区算是比较少见了。

  大楼的门口挂着招牌:农部粮食司交州培育所。

  这是一个农部粮食司下属的杂交水稻培育所之一。

  大唐帝国研究杂交水稻的时间已经不断了,每年都会投入不少的研究经费对杂交水稻进行培育,陆续建立了广州培育所、昆明培育所以及现在的这座交州培育所。

  只不过一直都是没能出什么太大的成果,虽然说也培育了不少水稻良种,但是前期的工作更多的挑选南洋地区的良种进行培育,让帝国的南方地区也能种植。

  而纯粹的杂交水稻培育工作,之前一直都是停留在理论上和小规模的试验当中,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都还没能找到高产粮种。

  相对而言,其实大唐帝国的其他粮种移植培育工作倒是要更加顺利一些。

  比如从南洋、美洲乃至欧洲等地区引入的大量农作物,经过农部粮食司的改良之后,很多都已经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了。

  比如玉米、土豆、番薯这三种比较重要的农作物,一直都是农部的重点培育农作物。

  经过漫长的时间的改良培育,目前上述的这三种农作物,已经是可以在大唐帝国本土的绝大部分地区种植,而且是可以保障一定产量,甚至是大产量的种植。

  这可是相当难度的,如果没有花费庞大的资金进行专门的改良培育的话,只依靠民间自身的改良,这个时间可能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历史上明朝时期就已经有番薯了,但是原种的番薯对于很多地方来说并不适合种植,产量也不算高。

  可经过了漫长的优选劣汰之后,一直到清朝时期,番薯才算是能够在华夏地区广泛种植并保证较大的产量。

  而农部的改良培育,就是为了缩短了这个过程,先后改良培育了众多适合不同地区的品种。

  尤其是玉米,如今已经是在大唐帝国的绝大部分地区种植,尤其是比较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开始广泛种植玉米。

  因为玉米具备了极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营养价值也较高,产量也不低。

  当然了,促使大唐帝国的农民们开始广泛种植玉米的原因还是玉米不挑地,随便一块旱地,甚至山坡上都能种植。

  这对于缺乏耕地的大唐帝国而言非常的重要。

  同样的,其实番薯也具备类似的特性,所以番薯的种植也是非常的广泛。

  很多大唐帝国的农民们,都是在良好的水田种植水稻或者上等旱地里种植小麦,在其他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