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四十七章 太子出马_天唐锦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和善不争不抢,便少了几分少年人应有的锐气,显得不够出类拔萃。再者,当年坠马摔坏了腿之后留下残疾,对于太子的影响极大,同为兄弟的魏王李泰虽然胖了一些,但文采斐然心思敏捷,深得李二陛下之欢心,使得太子或多或少有了几分自卑之感。

  待到晋王渐渐长大,更是钟灵毓秀出类拔萃,加之文德皇后去世,李二陛下对其钟爱之余愈发宠溺,便使得太子更加觉得难以与两个弟弟相比。

  本身就温润柔和,再缺了少年人的锐气,自然是愈发自卑,没了那等身为储君舍我其谁的气质。

  李承乾自然也知道自己的缺陷,可说起来容易,当真想要展示出身为储君的气度,却又不使得父皇感受到威胁,这其中的尺度把握何其难也?

  只是心里为难,嘴上却没有说出来,握着于志宁的手,感激道:“多谢老师教诲,孤谨记于心,时刻反省。”

  当即,几人又仔细斟酌了李承乾觐见李二陛下之后要如何说话,当真是字斟句酌,唯恐有所疏漏,导致李二陛下不满,反而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当然,这时候房俊与杜荷都很少搭话,于志宁与张玄素两人混迹官场一辈子,历经隋唐两朝,早已经修炼成了人精,对于言语之道深谙其理,对陛下的喜恶也深有了解,绝非两个年轻人能够比拟。

  两人对李承乾耳提面命,一句一句的教给他,如何措辞如何表态,甚至于猜测李二陛下有可能的问题事先予以解答,务必做到滴水不漏。

  当然,谁也不知道李二陛下究竟会是何等态度,说出何等话语,大家现在研究也只是定下基调,把持住一个方向,届时无论如何回答李二陛下的话语,都应当遵从这个方针,便不至于出错。

  李承乾这人性格软弱有失人君之相,这是坏处,但同时也是好处,正因为性格软弱,所以更能够虚心纳谏,轻易不会自作主张,冲动坏事……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