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千七百四十八章 你这人咋这么知足呢_奶爸戏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别又找什么活儿推托大礼部尚书的责任,人家只需要你的名声,你在那个位置上就行了。”

  嗯!

  但是其他人呢?都躲起来了?

  “为啥?”赵姐姐找电话,得跟老爹商量下,他手里《周仁回府》的版本多,得搜罗各个版本加强剧情。

  “不用,就用李爱琴老师的版本,那版本一改冷过场形势,增添了一些生活情趣,直接拿来改编成剧本是最好的。生活中的美好,跟严年下毒手之后周仁家破人亡的惨剧对比,才能更体现这些人的残暴狠辣,才能更催动人民群众思考啊。”关荫道,“但是《孙安动本》得多找几个版本,我只有一个版本的,要是加入历史因素太多,可能就冲淡了这部影视剧的教育意义。”

  那么演员呢?

  “现在不考虑这个,先把剧本拿出来,这个顾忌得一两个月,一边拍汉武帝一边写,改编没那么简单。”关荫很担忧地念叨,“《孙安动本》不好拍关键是,现在的电视剧里头少了狗血爱情好像就没人看了似的,孙安一出来就是个大叔——”

  “滚蛋!”赵姐姐娇嗔,“你既然要拍电视剧,那能完全从戏剧入手?说吧,又打算让令老丈人做点什么?”

  是吧?

  我就说我这媳妇儿聪明!

  都信了没有?

  关荫挑挑眉:“现在秦剧团都在编《包公前传》《后三对面》之类的,怎么就没考虑过把《孙安动本》啊,《周仁回府》啊拍出前传?”

  比如?

  关荫道:“戏曲里,孙安的岳父曾是言官,他老婆那也是大家闺秀,这不就有爱情剧的影子了么。《周仁回府》更有演义原型了,杜文学和周仁,算是结义兄弟吧,胡秀英跟李兰英也是结拜姊妹,你觉着这跟谁的事迹很像?”

  赵姐姐一想明白了:“孙策周瑜和大小二乔。”

  对!

  “所以说要演绎开来故事多的很,就看怎么合理运用历史传说中的故事,这事儿也不太好办。”关荫道,“秦剧团现在嚷嚷着革新,我看都革新到比谁花钱更多,谁收揽的名家更多上了,这么下去肯定要被淘汰,剧目的开发,对精神的传承,秦剧团现在都很有问题,甚至于连台词都很少有人革新,比起前些年老艺术家们的勇敢开拓,现在的演员都去争名夺利去了,这样怎么行。我们电视剧要发掘,剧团也得革新,我倒是建议他们先把原剧本研究透彻,而且,戏曲要怎么才能深入人心?原来的戏曲观众,大部分都是目不识丁的群众,台词要尽量让人理解,剧情要尽量简单单一,这样才能让群众理解一出戏到底讲的啥。现在情况变了,受众的教育水平提高了,戏曲台词和节奏相应的也应该加强,为啥不在原剧目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呢?!我看还是一动不动等着扶贫,这跟扶贫当中遇到的那些懒汉没什么区别。”

  让你说电视剧咋又把私货夹带来了呢?

  赵姐姐回头就给赵老爹打电话,令女婿娃做了高屋建瓴的批评。

  那你们是不是加快步伐赶上关侍郎的水平?

  关荫四仰八叉往沙发上一躺,脑子里快速转动起来。

  剧情得重新设计,哪怕是借用也要再次编排。

  但他现在事情太多了。

  那咋办?

  关荫悍然决定再把手里的权力分出去点。

  你不能打扰我拍电视剧啊。

  正念叨呢,胡导的电话打了过来。

  休息好了吗?

  赶紧到剧组来,就剩下你的那些戏了。

  “得,我一折《悔路》还没唱完,又得赶场去。”关荫拍拍自己的额头,这次出门估计得半拉月啊。

  他有点不太想动。

  够了,啥啥都够了还那么辛苦干嘛?

  这人很容易知足,这一点应该提出表扬。

  但是有些事儿是你想知足就能够知足的?

  胡导的电话刚打完,又有人找上门来。

  这次是新剧组。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