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6章 页纸千金_拣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块字,传递地是文化的精华和历史的根脉。记得几十年以前,我第一次接触古籍,好像是一本画谱。”

  “具体是宣和画谱。还是芥子园画谱,我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但是当时的心情,我却一直没有忘记。拿到画谱之后。我爱不释手,晚上点着煤油灯也看,睡觉时脑子里尽是那些栩栩如生,精致流畅的线条……”

  说话之间,徐老笑道:“或许就是那一次接触,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得了古籍情结,每到一地,就要去那儿的古旧书店逛逛,看看有没有古代画谱。看完画谱后,翻了翻别的书也觉得不错,就正式开始了古籍收藏之路。”

  “想当年,古籍尽管不多,却也不少。每个旧书店都有一些,特别是乡村人家,都是一摞一摞搁在大木箱之中。几乎每次下乡走访,就是一趟收获的行程,背包塞不下了,这才满载而归。可是才十几年功夫,情况就大变样了。”

  这个时候,徐老一脸无奈:“别说旧书店没有古籍踪影了,就算偶然有些民国年间的老书,价格却一本比一本贵。”

  “徐兄,不要尽想捡漏。”

  适时,周老笑道:“从古至今,能够留下来的藏品,很多都是从地下出土,但是书籍是个例外。正是古人因爱而留、因善而藏、因藏而读,才使得这些时代的载体和物证流传至今,成为文化瑰宝。以前由于特殊原因,大家对书籍不重视,这情有可原。”

  “不过,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大家自然重新拾起传统文化。而且,由于不易保存,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古书数量有限,精品更是难求。百年无废纸,价格自然节节攀升。”

  听到这话,众人十分赞同。

  在古籍收藏界,真的就是百年无废纸,时间过百年,只要是流传下来的,都有一定的研究和收藏价值。不要觉得这本书的作者默默无闻就置之不理,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印刷成书的都是精品。即使不是大家,也一定有其流传至今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毕竟尽管历史是纵竖下来,但是大家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却需要横向比较。旁征博引,通过许多文献资料,才能够尽最大的可能把历史真相还原出来。这种情况下,每一本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自然都具备研究的价值。

  再说了,与现代机械化印书,一排下来几十万册不同。在古代想要出书,那是需要很高昂的成本,作者想要印书,不仅没有稿费,甚至还要自己掏腰包。

  就是这样,大家对于印刻的要求极高,精益求精,自然比较珍贵。尤其是孤本、珍本、善本,本本都是价值千金。

  在古籍收藏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即善本时间早于乾隆。在古籍市场上,元代以前的书往往是论残页卖,明代的书是论页卖,清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