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章 郑板桥的竹画?_拣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照,一直找出买对了的理由为止。说是自我安慰也好,自欺欺人也行,反正都是这个德行。

  其实,大家应该知道,除了所谓的臆造,那些古玩造假者也不傻,哪个不是按照专家著作里的文字和图片仿制的。其中,肯定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地方。

  不过,最高明的,还能够以假乱真呢。

  “明明是自然发黄的,怎么可能会是茶渍呢。”

  一时之间,发福中年人喃喃自语,脸色一青一白,变来变去,显然是心乱了。

  “小余,你也别急,让我看看。”

  杨老劝慰了句,拿起了放大镜,再次研究起来。

  这时,中年人仿佛揪住了救命稻草,有些急切道:“杨老,您可要看清楚了,这绝对是老东西,曾友贞的真迹。”

  杨老仔细的观看,过了一会,轻轻的摇头,颇为惋惜的一叹。

  “杨老!”发福中年人的一颗心悬了起来。

  “小余啊,这种纸我见过。就是我们蜀中的夹江竹纸,也叫大千书画纸。”

  杨老轻声说道:“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的时候,夹江竹纸就被钦定为贡纸,作为科举卷纸,以及宫廷之用。到了民国抗战期间,张大千更是先后两次到夹江研制新纸。试纸成功之后,为了纪念张大千的贡献,夹江的纸厂,就把这种新纸,命名为大千书画纸。”

  “张大千的一些书画,就是用这种纸画的。不过,在抗战期间,张大千母亲曾友贞已经逝世多年了。”末了,杨老委婉道:“小余,我这样说,你应该听得明白吧?”

  “杨老,我……”发福中年人皱眉,苦叹起来。

  杨老说得十分明白,这耄耋图的纸,就是这种大千书画纸。然而,当张大千研制出新纸的时候,曾友贞已经去世,怎么可能用这样的纸来画耄耋图。

  “哎,又交学费了。”发福中年人苦笑道:“杨老,让你见笑了。”

  “小余,也不要太在意,玩收藏的,谁没吃过几次亏啊。吸取教训,下次留心就行。”杨老劝慰起来:“其实,东西也仿得不错,回去摆着,自己欣赏也好。”

  “嗯!”

  发福中年人点头,他似乎也有过打眼的经验,心理的承受能力不错。这点打击,还不至于让他一蹶不振,反而带着点讨教的意味,把另外的卷轴递到王观面前,强笑道:“小兄弟,能不能帮我再掌掌眼,看看这幅画。”

  王观迟疑了下,发现杨老微微的点头,也就顺手接拿了下来。反正,真的假不了,发福中年人自己都不怕再受打击,他又害怕什么啊。

  轻手解开了系绳,慢慢的把画卷展开,一幅十分风雅的墨竹图,就映入王观的眼帘。

  这时,发福中年人在旁边解说道:“这画,我收上来的时候,对方说是郑板桥的竹画。但是,我查过资料,他画的竹枝少而瘦,自成一派,是属于小意写的风格。但是,这幅图,画上的竹子枝叶,比较形象逼真,不像是郑板桥面的真迹。”

  “既然你知道,那还买下来?”王观诧异道。

  “收的时候,不清楚啊。”

  发福中年人有些不好意思,小心翼翼道:“特别是我看这图的时候,感觉竹叶片片似剑,栩栩如生,有种说不出的神韵。我观赏了半天,越看越觉得是好东西,就收下来了。”

  ........................

  周末,求票,票呀……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