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1章 送羊入虎口?_拣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幅作品,除了我刚才说的问题。另外还有石头的勾勒更是骨法全无,无论是大石还是小石,都勾得绵软无力,毫无棱角。石头和树丛的搭配过于密集了,章法混乱,没有疏密的对比感……”

  钱老指指点点,叙说片刻之后。这才意犹未尽道:“除了这些,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就是这些,毛病已经足够多了。一时之间,众人十分感叹,没有想到在自己眼看起来好像是真迹的东西,居然是破绽百出。

  “对了。还有一个我们忽略了的辅证。”

  就在这时,王观笑道:“还是款印的问题。仔细想想,这是弘治十年的作品,起码要在嘉靖年间才落到汪直的手里。也就是说,东西至少流传好几十多年了吧,可是期间却没有任何人在上面题跋、留印,似乎也是件比较奇怪的事情。”

  “对呀。整幅作品除了沈周的三枚印章以外,居然没有其他人的鉴赏印章,这的确是很大的破绽。”皮求是深以为然,随即笑道:“说不定这是嘉靖年间的仿品,本来人家是当成仿品来卖的,可是汪直却当成真东西买下来收藏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别人送的,或者是抢劫得到的东西。反正不管怎么说,大家应该谢谢他,如果不是他早早把东西收藏了,那么这幅作品流传下来,肯定有人打眼,然后在上面题跋留印。接着代代相传下来,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上当受骗。”

  皮求是十分感叹,不过俞飞白才不关心有没有人上当受骗,而是担心道:“话说汪直的眼光那么差,你们说他的收藏到底有多少真迹?”

  “呃……”

  一瞬间,众人面面相觑,还真是不敢保证。

  “别想那么多。”

  此时,钱老摆手笑道:“有一件就算一件,不论真假,都是一个辩证学习的过程。”

  “也是……”

  王观等人深以为然,觉得在鉴定的过程,确实能够学习许多东西。再说了,反正就算这些作品都是赝品,可是流传到现在,也算是比较难得的仿作,价值也不低。

  做人要知足,吃亏也是福啊。

  对此,俞飞白肯定嗤之以鼻,直接摆手道:“继续看,我不信都是赝品……”

  就在这时,俞飞白手机响了,走出去接听电话。大家顺手把他拿出来的卷轴摊开,只见那是一幅书法字帖,书写风格一丝不苟,法度谨严,看起来很舒服。

  “好像是馆阁体!”

  看了一眼,皮求是有些惊讶道:“馆阁体的书法字卷,这倒是比较少见。”

  皮求是这话,也算是有的放矢。所谓的馆阁体,也称为台阁体。台阁原指尚书,后来就成为了官府代称。台阁体书法早在宋代即已出现,至明代因为得到皇帝的赏识,而获得很大展,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形式,在明清时期长盛不衰。

  究其原因,主要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