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一十二章 考校_九重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安坊的四条胡同。”宋与民道,“借居在朋友家!”

  宋墨笑着点了点头,目光重新落在了宋炎的身上,好像在催他快点承题。

  好还宋炎的功底不不错,原本准备随伯父回乡就下场的,这两年一直专注艺制,深深地吸了口气,平静下来,思忖了大约半柱香功夫,道:“举为政之经,自自而推者有其序。甚矣身之不可不修也。《中庸》于此,举政以该于身,而自身以推于政也。”语气虽然有些犹豫,文章却流畅自然,前后连贯。

  这截题文最要紧的就是把前后的文句能连到一块了。何况是宋墨破题,宋炎承题。

  屋里的人都眼睛一亮。

  宋炎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心里多了几分底气,继续道:“独无意乎?子思述孔子答哀公问政之言及此,谓夫为政固在于修身。吾身之理,即在人之理也,诚知所以修身,则德立道行……一人之理,即万人之理也……然天下国家不可以不治,其政之经常者有九焉……”

  花厅外突然有人击掌:“好一个‘一人之理,即万人之理也’!”

  众人循声望去,就看见穿着朝服的窦世英笑眯眯地走了进来。

  “万里,没想到你的学问如此的扎实!”

  大家起身和窦世英见礼,又重新分宾主坐下。

  窦世英笑道:“你们怎么做起制艺来了?”

  宋与民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宋墨的身上。

  宋墨却毫无异然,笑道:“闲着无事,就聊了几句。”

  窦世英做为读书人,自然希望宋墨也有一身好学问,闻言立刻来了兴趣,追问是怎么一回事。

  窦政昌忙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惹得窦世英心痒痒的,和宋与民讨论起制艺文章来。

  宋墨却寻了个借口,找到了窦昭:“舅母怎么说?”

  “成了!”窦昭露出个胜利的表情,“只要宋家也有这个意思,就可以把亲事定下来了。”

  “宋家那边只怕还有些麻烦。”宋墨把自己考校宋炎的事告诉了窦昭,“他既然有这样好的学问,肯定是要科举入仕的,只怕不会答应入赘。”

  窦昭张大了嘴,讪讪道:“难怪舅舅和舅母忙了这些年都没有给表妹找个合适的夫婿。”

  “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宋墨做了决定,可比窦昭坚韧得多,他沉吟道,“我已打听出宋与民的住处了,等会我就亲自拜访宋与民,势必让他答应这门亲事不可——宋千里既然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又受过宋与民的恩惠,若是宋与民答应了,他还能不答应不成?”

  “那你准备怎么让宋先生答应?”在窦昭的印象里,宋先生这人虽然温和,却不是那没有主见的老好人。

  “是人就有弱点。”宋墨道,“时间有些来不及,我先和他接触接触再说。”

  也只能如此了。

  窦昭有点丧气。

  连着两次做媒都不顺利,她果然没有当媒人的潜质,给璋如表姐找了个如意郎君之后,她再也不会管这种事了。

  两人一个回了后院,一个回了花厅。

  用过午膳,宋与民和宋炎告辞。

  过了一柱香的功夫,宋墨和窦昭也离开了静安寺胡同。

  窦德昌缠着窦世英:“七叔父,‘知所以修身,合下节’,是您给四妹夫出的题吧?”

  “我没有啊!”窦世英奇道,“难道不是宋先生出的题?”

  他怎么敢给宋墨出这么难的题,要是宋墨答不出来,岂不是破坏他们翁婿的感情?

  窦政昌和窦德昌不由面面相觑。

  窦世英急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们快给我说说!”

  ※

  补7月10日的更新!

  迟来的补更,还好在预期的时间之内……⊙﹏⊙b汗……

  PS:今天晚上更新推迟到晚上12点左右,时间有点晚,大家明天早上起来看也是一样的。

  ※(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