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三章 独尊儒术(求月票,求收藏)_周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的儒家,跟以后的儒家,那可是两回事,是决不能一概而论的,不管是在思想方面,还是社会地位,还是受众,那都是不能比的,要知道那亚圣孟子如今都还在到处找工作,可见儒家并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取得政权。

  更令儒家郁闷的是,以前的对手就只有道家,而如今墨家是异军突起,已经能够与儒家抗衡,法家虽然在群众中并不得志,但是却深得君主喜爱,进入战国之后,各诸侯国其实都是围绕着法家来变法。

  儒家的地位是非常之尴尬,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有名无实。

  但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如今可是战国时代,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时代,儒家的仁,放在这个时代,听着更像似是一个笑话。

  当然,有德之人,还是会获得许多人尊重的,那孟子虽然不得志,但是诸侯们对他都非常礼遇,这个并没有变,只不过这尊重归尊重,谁也不会蠢到用儒家来治国。

  这是疯了吗?

  故此卫侯对于姬定的这个建议,一方面感到非常惊讶,同时也感到非常疑惑。

  不应该是法家吗?

  卫侯一时有些拿捏不准,问道:“寡人愚钝,不知先生的‘儒家’指得是什么?”

  “我国素有君子之国的美誉,可君上是否知道此话最先是出自何人之口吗?”姬定笑问道。

  卫侯忙道:“乃是出自孔老夫子之口,其原话为‘卫地自古多君子’,而在之后,吴王之弟季老先生也曾说过,‘卫多君子,其国无祸’。”

  说起来,可真是如数家珍,那言语之间,也是充满着骄傲。

  但悲哀的是,这也是卫国唯一能够值得骄傲的,除此之外,是一无是处啊!

  姬定笑着点点头,然后又问道:“君上又可知他们口中的‘君子’指得又是什么?”

  卫侯稍稍思量之后,才道:“指得自然是有德行之人。”

  姬定点点头,道:“适才我建议取士于内朝,但不知君上打算如何取士?”

  “这...!”

  卫侯迟疑不语,当下可没有科考,主要是世袭、血统,之后那就是客卿,或者门客,故有养士一说,但并没有一套理论来取士,他一时半会哪里会想得那么清楚,过得一会儿,他突然看向姬定,不太确定道:“先生之意,莫不是以德取士?”

  姬定点头道:“正是如此。既然我国多君子,那么可见在我国,儒学是有着很深的根基,君上若以德取士,那必然会得到许多儒生的支持。且这以德取士,虽不能说是完全正确,但谁也不能说这是错的,那些世家大族若是反对,也必然会被千夫所指,不仅如此,这儒家有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凭借儒家力量,君上便可潜移默化地将权力牢牢控制在手中。”

  卫侯闻言,立刻就明白过来,这儒家只是一个口号,这关键还是利用儒生的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