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百三十七章 朝会琐事_奋斗在新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朝来?

  有脑子快的已然猜出发生什么了,不由的感慨几声做官有门路就是好。停职才三天就复职了,别人停职谁不是十天半月?运气差的还有被发配到国子监读书半年的。

  文左武右,排队穿过午门掖门,停于金水河南。鸣鞭之后,便熙熙攘攘的过金水河,按着规矩排好班位。

  之所以说按着规矩而不是按着级别、按着品秩、按着差事之类的,是因为朝会排位是个很复杂的学问,不单单看品级,要参考到方方面面。而且总是改来改去,不是鸿胪寺专业人士很难说清其中来龙去脉。

  景和朝常朝站位大致如下,皇极门下设天子宝座,称为金台。宝座左右是各种锦衣卫士和两翰林、两中书,伞盖字扇之类的也不能少。

  金台之下的丹陛上,锦衣卫官与内阁大学士东西对立。

  丹陛之下〖广〗场上,御道之西是武官,公侯勋贵也在这边,并稍微突出靠前点。御道之东是文官,也是排位规矩最复杂的地方。

  最前方是鸿胪寺赞礼官、通政司读本官、纠仪御史监察官、尚宝司前导官这些在朝会上有差事的,方便出入。其次是翰林和内直官员,作为天子近shi,当然位置要和宝座近一点,资历越老的越靠近中间御道。

  再次是二品三品的都御使、副都御使、尚i郎、各衙门正卿,以及国子监祭酒,算是外朝大佬梯队。

  大佬梯队后面是六科十三道的口水官们,他们的位置要比五六品部郎们都得靠前,以示清贵。

  这是一条分界线,再往下面,没人关心了,在朝会上就是充场面、

  打酱油的。

  李估的位置,便在相当集前的地方,但又因为资历浅,还相当靠外,大约就是整个朝会班位平面图的东北角。只能隔着二三十人模模糊糊看见天颜的左侧脸,以及丹陛上大学士门的背影。

  如今朝会以礼节xing事项居多,基本上没有决议政事的功能了。本日也不例外,内阁与通政司在丹陛上象征xing的奏了几件事情,天子答了三个“知道了”三个“照例”。

  这大场面没有李舍人抛头lu面的份。李估的位置较偏,经过研究发现纠仪御史的视野里看不到他,于是他垂头闭目养神。

  不过他才闭上眼没有片刻功夫,便有隐隐约约的吵闹声传入耳中。

  谁人在朝会大胆喧嚣?李大人好奇的重新睁眼,顺声音望去,却见在丹陛上面,袁阁老与某官员正在争论什么。

  李估以手肘支了支旁边同僚,悄声问道:“上面怎么了?”

  那同僚很是同仇敌忾道:“此人奏事,居然不经我内阁预闻!”李估就明悟了。从制度设计上内阁秉政没有主动权,各衙门有政务都可以不用与内阁通气而直奏君前,再由皇帝发内阁处置。但在实际上,近年来内阁权重外朝各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