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_奋斗在新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一道一道迈过去,一个不慎就是卡一辈子,连续当十几年知县的不在少数。

  就算官运好,不会原地踏步,但那么多道门槛。每一道就是几年功夫。有多少人具备长寿去奋斗到头?

  若据此分析陈老师的升官,会发现有很多内涵,不是大明官场中人品味不出来的。

  陈老师当年本该是一流进士入翰林,但却像三流进士当了七品知县起家。不过又一跃超擢五品按察佥事,叫李佑目瞪口呆,很为陈老师忽上忽下根基不稳而担忧,这样拔苗助长只怕要毁人。

  后来他知道了内幕才恍然大悟,原来陈老师当初是因为太低调,或者是有意隐瞒后台。所以在馆选时被暗箱操作刷了出去,没有入得了翰林。在时任吏部尚书的许次辅授意下,十分委屈的装作负气而出,外放担任了知县。

  景和七年年初,陈老师直接由知县提拔为按察佥事,看似突兀,实际上是合理的,并没有超出上述的那个升迁套路。

  只是省略了御史这一步为过渡。算是朝廷给予陈老师没入翰林的补偿。堂堂吏部天官的学生被黑掉一个翰林。现在补偿一个按察佥事,谁又能说什么。

  一晃两年半,这次陈老师又是跳过从四品参议,直接由五品按察佥事升为四品扬州知府,很令人意味深长,但也说得过去。

  有一任实职风宪资历,有第五名进士的高端文凭,再给个卓异考评。又不用跨越京官和地方官的鸿沟,五品升四品真不算什么,无可指摘,任是谁也只能呵呵呵了。

  看看老师的发展轨迹,李佑只能感慨,真是比自己稳的多。七品变五品,五品变四品。皆是稳当的叫人无话可说。有后台有师门,于无声处悄然出头,蓦然回首已在灯火阑珊处,这才是正常的官场赢家生涯。

  不过各人有各人的命数,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他李佑将来未必就比老师差了!

  没过两天,陈老师的上任红谕就发到了李佑手里。原来陈老师没有回京周转,从苏州直接到扬州上任,路程不过两百多里,自然来得很快。

  接到红谕,李佑连忙筹备起来,自己老师来上任,自然要极尽周全,万万不可让别人挑礼。

  六月初十这天烈日炎炎,李大人汗流浃背也只能在码头上苦候着。

  在一派鼓瑟笙歌、喇叭唢呐交错的喧闹中,新知府的坐船缓缓靠岸,一身崭新官袍红到刺眼的陈大人出现在甲板上。

  李佑热情的高呼一声“老师”,装模作样的上前迎接行礼。

  陈知府扶住李佑,说实话,现在的他真不好意思受李佑的礼。只比李佑年长八岁,品级又差不多,李佑还有勋位在身,大剌剌的以师徒之礼相见,太过于轻浮了。

  陈老师端详李佑片刻,叹道:“你真乃福星也!”

  李佑险些热泪盈眶,他只听说自己是扫把星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