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六五章 海外贸易之序_大明帝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可能整个福建会出现变故。

  倒也还真别说,这福建若是出了变故江夏还真会有些头疼。

  福建临海,而官员们说不定又和盘踞在福建的各个倭寇团伙有勾结。如果他们联合造反,朝廷即便是发兵平乱,他们也大可坐着船先出海。

  等到朝廷大军回撤,他们又坐船回来,再度祸害福建。

  如此,江夏也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想到这里,江夏倒是觉得此事需要好生处理了。毕竟开设海外贸易,是他改变大明经济体系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也许有人会不理解,为什么福建的官员会反对开设海外贸易。

  其实联合起大明的历史,这就很好理解了。

  与大明的边关贸易一样,大明的海外贸易也是政治色彩,远远大过于经济贸易的。

  从明初开设,大明就实行了海禁,严禁民间私下进行海外贸易。

  但是大明历朝历代的皇帝又认为四海仰慕,遣使来朝,是“盛世”的标志,皇帝们一向将其视作自己的荣耀。

  所以大明的皇帝不仅仅对边关推行的是“朝贡贸易”政策,对海外诸国亦是如此。

  为了吸引海外诸国遣使来华,大明在中外贸易中从来都只重政治效果,而不重经济实惠。

  以往的大明不但每年都要花费大量金钱接待外国贡使,而且对其带来的贡品一律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回赠价值更高的大明礼品,例如锦缎、纱罗、金银、铜币等。

  在大明优惠政策的招徕下,太祖时期就有东洋、南洋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来华通好,并进行贸易。

  当然,他们全都是冲着大明要“薄来厚往”的“朝贡贸易”政策而来,怀的是占便宜的心思。

  不过那个时候大明国力日渐昌盛,所以也没在意这些。

  但偏偏咱们的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弄了一个“郑和下西洋”。

  其实抛开历史意义和文化礼仪的意义来说,郑和下西洋可以说是一个白痴到无聊的行为。

  同样是船队出海,寻访海外国家。

  人家西班牙和英国就是武力掠夺,大肆发展殖民地,让自己赚的盆满钵满。

  而咱们大明呢,则是运送着数额巨大的大明物品,走到一个地方就赠送一个地方,压根儿没想过要武力掠夺的事儿。

  当然,这从另外一方面也彰显了咱们大中华民族是善良的,爱好和平的,文明的种族......

  不过说实话,这样的行径跟现如今那些土大款赚了钱,走到夜场便胡乱给服务生发小费,以彰显炫耀自己的财力,似乎区别也不大。

  永乐以后,随着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广泛外交活动,海上贸易的范围扩大到西亚及非洲东海岸,前来进贡通好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数十个,朝贡贸易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由于只重政治而轻经济,明初政府从朝贡贸易中所得经济好处有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