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上上班,窜窜岗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人却有一百余名;粟三菜七成为小吏们的标准配比的时候,还有近百人专门负责消耗大量五谷给天子酿各种酒和饮料。

  杨华开始还奇怪,怎么说三万多人的产出养一个人,应该是很轻松的事啊。

  逐渐了解之后,他才明白为什么居然会到无法承受而大量弃耕离国的地步。天子的生活标准,实在是太过奢侈了。

  更何况,三万多百姓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王族。

  周王室有一个祖传的优点:能生。

  传说周文王就有一百个儿子,这成为华夏文明多子多福文化传统的典型例子。

  周文王到底有多少个儿子杨华并不清楚,不过现在在位的周王便有三十多个儿子,而他的兄弟据说也有二十多个。

  这还仅仅只是最直接的血亲,要是再往上算,那可就不得了了。

  仅这五十来个人需求,就得有上千户倾力供给,一个王室成员才食二十户,这已经是压缩到最低限度了。

  通过窜岗了解了大致情况之后,杨华再不惊奇大家负担为何这么重,而是惊奇这样的重负下,周王室居然还能基本正常运转。

  怎么看,这个崇尚亲亲尊尊的“家族企业”,早就该破产倒闭了才对。

  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放在一边了。作为一名最底层的小吏,这些还真轮不到他来操心。

  在摸清王城的各个部门的情况后,杨华最喜欢去的便是匠作坊。

  当然,匠作坊只是小吏们私下的称呼,其正式称呼应该是玉府。玉府本来是负责王的金玉、玩好、兵器和车乘礼乐之器,及一切珍贵物品的收藏的所在。不过现在它成了整个王城的匠作中心,所有的工匠都集中在这里,统一进行管理。

  好吧,就是为了少设几个官,在周地,仅有的几个贵族家也没有余粮啊。

  各式工匠集中起来,也足有两百多人。

  制玉、造车、冶炼、纺织、木工、漆工……这个时代几乎所有门类的工匠无不包括。

  这几乎就是一个春秋版的制造中心啊,一意识到这一点,直让杨华两眼放光,恨不得自己也搬到这里来。

  前世的中国就是世界的制造中心,以无以伦比的制造业为支撑展开自己的民族复兴大业。制造业的重要性,即使是他这个未涉社会的人也一清二楚。

  可惜,周地的制造业并不是为了复兴大计,仅仅只为了满足周天子个人的需求,不仅是日常所需,更主要的是陪葬品。

  说起来,现在的周王虽然即位才五年,不过因为前面当太子的日子太长,所以即位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

  古代帝王一旦即位,一般就会开始准备自己的陵寝,即使是年轻的也没有例外。

  这其实并不奇怪。

  古代帝王的陵墓规模是非常宏大的,在位时间越久,所建陵墓便越壮观。

  比如著名的汉武帝,他的陵墓便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