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 许行的请求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

  不论从哪方面来看,洛邑都不是宜居之地,他也只是在等待时机罢了。

  “有家小者不适流离,均沿途安置。若能集齐,约有近千之数吧。”似乎想起了这几年来的颠沛流离,许行的表情略有些落寞。在滕国那几年,无疑是他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光,可惜再不能复。

  这个看似最不受待见的农家竟然有上千子弟,杨华虽然明知许行不至于当面欺骗自己,但脸上的表情仍然极是疑惑。

  据他所知,诸子百家之中,孔门弟子三千,可以说最多的了。墨家虽然少点,但考虑到协助宋国抗楚时就派出了三百弟子,其弟子总数至少应该在一千以上。其他各家,都只是学术流派,并没有什么组织性,人数就难以确定了。

  儒墨在当时是世之显学,弟子多点也极为正常,可农家这个连著作都没有流传下来的流派,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弟子。

  许行一眼看出杨华的疑惑,不待相问便解释道:“之前滕君曾以万亩荒地相赠,先后多有流民前来相投,皆以弟子自居。”

  杨华点了点头,这便不足为奇了。

  滕国国君礼待许行,估计给了一片无人耕种的土地,也没有向农家收税派役。农家又确实精于耕种之术,引得流民争相依附便是极为自然之事了。

  这么多的人,让杨华实在心动,恨不得让许行把他们全都叫来。不过他心里倒也清楚,自己只是个王城小吏,拥有的土地不过百多亩,若不是村民们对他极为信赖,就连这六百多亩坡地也拿不出来。

  要想安置这一千多农家弟子,实在是有心无力。

  既然管不了,他也就无心过问了,直接答复:“许子自行定夺即可,只要我在一日,这片土地尽可安心耕种。”

  许行明白了杨华的意思,立即提出第二个请求。

  昨天杨华赶着马群回村的事他已知晓,见杨华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也希望沾点光。当然,他并不愿意再多接受杨华的赠送,坚定的表达了收获后将付出回报的意思。

  反正马多有剩余,杨华当然立即同意了,至于农家的回报,他倒毫不在意,那副沙盘上的规划图,对他来说已经是价值丰厚的回报了。

  接下来,许行又希望将马粪统一收集,由农家制成肥料,再与村民共用。

  相比于草木绿肥,牲畜粪便显然是更好的肥料,只不过直接撒在地里的话,不仅肥力增长有限,甚至还有诸多害处。以前来源有限,农家也只能因地制宜了,现在多了这一百匹耕马,正好验证他们摸索而得的制肥理论。

  杨华之前也听许行说过农家堆肥之术,既然这是他们的专长,他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只可惜他并不是有大块的封地的贵族,不然将农耕之事一应交付许行,让他们尽展专长,岂不快哉。

  姬延虽然为了防止杨华被吕不韦挖走,临时给杨华安了个下大夫,但事后早就忘了个一干二净,杨华甚至连听闻的机会都没有。

  连续三个请求都得到了满足,许行显得极是欣喜,转而开始和杨华谈农论事。

  若要真的说起种地,杨华的兴致便没那么高了,在沙盘前稍作盘桓后,便借故告辞。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