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 烈烈武风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沿街摆着卖,光顾的人群也囊括了各色人等。在杨华想来,武器难道不是管制物品么,若是庶民人人都可轻易获得,那岂不是乱套了?

  事实上,不同于后世的诸多朝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对民间武器的态度十分宽松,甚至多有鼓励。自耕农本身就是当时人数最多的群体,他们不仅要耕作田地,一遇战事往往还要自备武器响应征发。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打造兵器,用自己的产出换取便成了获得兵器的主要途径。

  其后随着战争越来越频繁,半农半兵的军队结构渐渐无法满足要求,职业军队开始在各国出现,魏武卒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杨华从小吏口中得知,武卒的选拔条件极为严苛,魏国历来尚武之风盛行,人口又足有五百万之多,但能够通过考核成为武卒的也不过区区五万人。

  可正是这五万人,数年前将十倍于己的秦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任由魏国夺取其极为富庶的河西地区,连号称“天险”的函谷关也没能保住。

  经此一役,魏武卒名震天下,列国无不为之震动,能够入选武卒也成为魏国下至平民上至贵族极为荣耀之事。

  自李悝废除世卿世禄之后,贵族们虽然不至于像韩国那般朝夕不保,却再不能像以往那样仅凭出身便轻易获得富贵。

  在人才济济的魏国,想要出人头地实在太难,而魏武卒优厚的待遇和凭军功获爵的奖励不仅成为平民晋身的最佳途径,甚至引起了贵族子弟的青睐。

  魏武卒并没有设限,只要能通过考核,不论是何身份均可入选。如此一来,有志加入之士无不自购兵器盔甲刻苦训练,即使自身没有希望了,也会为族中子弟早作筹备。

  一时之间,魏国的兵器盔甲竟供不应求,巨量的民间需求也让冶铁业更加繁荣,这才有杨华所看到的兵器盔甲店铺随处可见的景象。

  “一人武卒,全家富足。”杨华长声而叹,如此崇尚武力,怪不得魏国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列国中武力最强之国。

  魏人的高傲溢于言表毫不掩饰,而这份高傲也有着足够的底气。想想周地那犹如一潭死水般的风气,再看看韩魏两国,简直让人质疑这到底还是不是同在一片天空之下。

  “二位,要不要稍歇一下?”马车渐缓,小吏的提议中断了杨华思绪。

  杨华茫然四望,初时还不明所以,看了两圈之后眼光才停在了一栋建筑之上。揉揉眼睛,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见,扁额上清晰地写着四个大字:“大魏学宫”。

  他只知道闻名天下的稷下学宫,什么时候又有了个大魏学宫了,为什么历史上竟丝毫没有记载?

  稷下学宫远在齐国都城的稷门之外,而这里可是魏国边境的一座小城,怎么也会建有学宫,莫非自己来到的是一个“假”战国?

  稍稍平复心情想了想,好吧,自己确实来到的是一个假战国,前后相差几百年的人物都能同时出现,自己又岂能还抱着那点浅薄的历史知识去看待这个时代。

  自己这次出来不就是想真真切切地看一看这个匪夷所思的时代么,出乎意料才是应该的,若一切都与自己知道的相吻合,那才是最大的不正常。

  “歇会儿歇会儿!”杨华毫不犹豫的跳下车去,大步向“大魏学宫”行去。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