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韩晖_红楼之挽天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去,忽地,就听到一声清朗的呼唤。

  “贾兄,请了。”

  贾珩定住身形,抬眸看去,只见是一个青衫直裰,手拿折扇的青年,正微笑地看着自己,那青年头戴士子方巾,面容儒雅,让人如沐春风,一旁还有一个青年,身形魁梧一些,浓眉下,目光炯炯,打量着贾珩。

  “这位兄台,贾某有礼了。”贾珩也是拱手回礼道。

  然后,二人通了名姓、表字。

  青衫直裰的青年名唤韩晖,字子升;另一位名唤于缜,表字文度,二人都在国子监读书。

  韩晖笑道:“贾兄方才一首临江仙,澹泊旷远,豪迈慷慨,实在让小可大开眼界。”

  于缜笑道:“气象雄浑,隐有一代大家之风,只是词中旷达、萧索之意,倒似有另有苦衷,可字儿,藏锋金戈锐利,让人不敢逼视。”

  一句话,词的心态如看破世情,宦海沉浮的夕阳余晖,但字儿却偏偏如初升之阳,其道大光。

  贾珩笑了笑,说道:“前些时日,夜读三国史,难免生出昨日金戈铁马,今夕白云苍狗之叹,遂在词中显露一二。”

  这也是一种合理合情的解释。

  人的情绪本就随时随事而变,比如许多文人都曾做过咏史怀古诗,也未必都经过什么世态炎凉的世情,更多是一种见他人、见天地的感慨。

  甚至李白也曾以女子视角写闺怨诗,难道李太白还是妇人不成?

  于缜面露恍然,朗声笑道:“怪不得,慷慨悲壮又不乏昂扬之势。”

  韩晖笑道:“贾兄,时至正午,不若借一不说话,在下听说楼中新开了一家名为玲珑阁的酒楼,不若我们边喝酒边谈。”

  韩晖不愧是善于交游,待人接物,于润物无声中就透着一股舒服。

  贾珩沉吟了下,笑道:“既是韩兄相邀,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他也有意和读书人结交,既然决定走科举之路,此类的交游就不可缺少。

  几人说着,就向着玲珑阁而去。

  这是一座高有五层的酒楼,装饰精美,从门前停靠的马车来看,无不非富即贵。

  韩晖一边前面引路,一边笑着介绍道,“这家酒楼是月初开的,听说里面的厨子是宫里出来的御厨,做的狮子头也是一绝。”

  贾珩随着韩晖向上行去,来到二楼。

  唤过伙计,寻了一个厢房,周方以屏风隔断,内里空间轩敞,几桌明亮,这时,环佩叮当,兰麝之香暗浮,有几个衣裙光鲜,姿色秀丽的女子,奉送茶点,然后徐徐而退。

  贾珩沉吟了下,道:“韩兄,初次见面,这如何好让你这般破费?”

  他和这韩晖不过初识,此人就这般盛宴款待,其意难明。

  这可能多少有些被迫害妄想症。

  韩晖笑道:“贾兄客气了,纵然不遇上贾兄,我和文度,也准备来此尝尝鲜,贾兄只管安坐,下次说不得就随便在路边找个面摊,就边吃边谈了。”

  于缜也笑道:“韩兄说的不错,我们天天在国子监中吃得也没有滋味,出来就是为着这一顿。”

  见二人一唱一和,说的坦诚、有趣,贾珩就是笑道:“是在下失礼了。”

  而后,倒也坦然受之。

  韩晖目光闪了闪,暗暗点头,这位宁国公的贾公子,举止有度,不卑不亢,倒不像是个小门小户出来的,暗道,不愧是能写出“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这等句子的人物。

  有句话,三代养不出贵族,如果出身卑贱,遇着权贵,要么谄谀卑己,要么恃才傲物。

  韩晖交游广阔,别的本事可能没有,但这察颜观色的本领,已是历练出来了的。

  他带这位出身宁国府的落魄子弟有意来此,就是一观其人底色。

  不管是从方才颇有丽色的婢女前来,而这位贾兄面不改色,目光清正,再到闻处华楼而坦然自若,就不像是出身寒门的子弟该有的模样。

  三人吃着茶,就叙着话。

  与之交谈,果见对答如流,见识不凡,韩晖暗暗点头。

  话赶话,就提到了科举进学。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