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二章 朝中纠葛_重生三国之群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少帝生母,正常情况下,她理所应当应该辅政掌权,可董氏不死心跳出来与她相争,何氏不满愤恨,借助兄长何进势力,也对董氏进行打压。

  大将军何进,近年来麾下博征智谋之人,内借元舅之资,外据辅政之权,独揽朝中大权。

  正常来说,跟何进相比,太皇太后一脉,打包困一起都不够此时的何进一只手打的,但就是因为事态有些不太正常,此时董氏、何氏才会多时相争,难分胜负。

  董氏借助大汉孝义之名,董重这骠骑将军在何进面前,多少有些有名无实。但她手中尚有王牌,便是那忠心刘宏,此时听命与她的宦官小黄门蹇硕。

  西园三军乃刘宏组建精锐,三军设立校尉八人,上军校尉统率全军,是为八校尉之首。而这小黄门蹇硕,便是刘宏安排的上军校尉。

  蹇硕因刘宏嘱托照顾刘协,一直欲除何进,立刘协为天子,这点跟太皇太后董氏不谋而合,所以西园三军,才是董氏制衡何进的重要砝码。

  何进与蹇硕互相视对方为眼中钉刺,端是到了不除对方不快的地步。

  要说西园八校尉中,袁绍、曹操等人多以何进马首是瞻,暗中除去蹇硕,也算不上太难的事情。

  结果十常侍又搅合进来,因为十常侍的关系,何进之妹,何太后掉了链子。原本简单几条人命就能解决问题的事件,被无限复杂起来。

  宦官集团以十常侍为首,早年朝中名臣都被刘宏弄死完后,宦官集团俨然成了皇室制约世家门阀的唯一手段。

  十常侍依附皇权,他们衡量权度之后,感觉作为天子,懵懂的刘辩,显然比深宫成长的刘协更符合他们对天子的需求。

  可以说,除了蹇硕之外,宦官集团多在何氏面前表现忠诚,同时也一直劝说蹇硕投往刘辩一脉。

  太后何氏久居后宫,却非混吃等死。多年的观察了解,她也并非无知之人。

  何氏自然知道,此时的东汉,若无宦官集团助力,刘辩分分钟能被这些世家门阀架空。

  刘辩若被把控,何进定是解决宦官集团的先锋。等宦官集团失势,何进也就没了价值,其后种种,每每思索,都让何氏肝胆心颤。

  何进沉迷世家对他的尊重服从,自认权势稳固。多年旁观事外的何氏,可不相信大局稳定之后,那些世家还会任由何氏一脉做大。

  她要刘辩成为九五之尊,哪怕是个庸俗帝王,也好过成为傀儡之君。

  一方面,她要借助何进的权势,另一方面,她又要确保何进权势不能缺少制衡,以免最终给他人做了嫁衣。

  何进跟宦官集团你死我活,何氏又希望能将宦官集团收做己用,这些宦官,可都是她儿子的爪牙。

  种种事态衡量之下,导致太后何氏,在这场权势争斗中,举足不定,原本简单的事情,也变的复杂难明。

  刘协、刘辩。

  太皇太后、太后。

  十常侍、蹇硕。

  宦官、外戚。

  皇室、世家。

  东汉末年,大汉权势巅峰这群人,互相依托又互相敌视,当真有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纠缠。

  其中太后何氏立场的模糊,难免成为混乱的关键。她想确保刘辩皇权稳固,当真举目尽敌,难寻祸根。

  就好像现在这种情况,她希望何进打压、解决掉太皇太后一脉的董重。但她也不想何进去打西园三军的主意。

  她依旧希望宦官集团掌握这股力量,依旧期待蹇硕能被说服护持刘辩。

  太后何氏,一边指责董重不分场合寻衅何进,一边又暗示董重对何进指责正确,端是有些不伦不类的矛盾。

  可就是这种矛盾的言辞,朝中众人倒是多少生出些理解。就连太皇太后董氏,都没对何氏的言辞做出什么反驳。

  朝中沉默,何进与何太后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有复杂,片刻,何进眼中似有决断,朗声对刘辩说道。

  “陛下,兽人部落已在幽州揭起惨案,调兵之事容不得半点拖延,还请陛下明断。”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