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9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五)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派金戈铁马的气氛。

  皇甫嵩望之多时,这才拨马而走。

  他带来了数万步骑,得有驻扎之地,董卓已经提前给他们找好了地方,在一个将领的带领下,一行人前去筑营之所,却是在广宗城西、南两面的汉军营垒之后。

  一边走,皇甫嵩一边问荀贞、傅燮诸将,说道:“冀州贼是由张角、张梁亲自统带的,适才在帐中听董中郎说,其众甚是精锐敢战,城又坚厚,取之不易。诸君,有何良策?”

  相比颍川、汝南、东郡等地的黄巾军,冀州的黄巾军乃是张角的嫡系。

  张角在冀州经营多年,麾下多死士能人,他本人又是太平道的魁首,威望无人能及,极能得道众效死,其部远比颍川等地的黄巾军敢战。卢植天下名士,董卓西凉悍将,两人统数万之众先后攻之而败多胜少,由此可见冀州黄巾的战斗力。

  傅燮、荀贞等人都是初到,人生地疏,既不熟悉地理,又没有亲眼见到过冀州黄巾的战斗力,饶是诸人或勇或智,一时间也是悉无良策。

  傅燮说道:“我军初到,才与董中郎、宗校尉会师。以下吏愚见,似是不必急着攻城,可让部众休整一二日,趁此时间,我等先探探城中虚实,摸摸情况,然后再议如何破贼不迟。”

  傅燮说的这个“宗校尉”就是此时正在前边引路,带他们去筑营之地的那个将校,名叫宗员,现为护乌桓校尉,原为卢植的副手,现为董卓之副,皇甫嵩既然已到,那么他自然也就又成为皇甫嵩的副手了。皇甫嵩又问荀贞,说道:“贞之,你以为呢?”

  荀贞答道:“傅司马所言极是。我等刚到,虽然听董中郎说了一下城中的情况,但一来董中郎也是刚到不久,与贼兵不过交手一阵,恐怕对贼兵的虚实也不是非常了解,二来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耳听之言实不足为用兵攻战之本,再则三来……。”

  “三来如何?”

  荀贞瞧了瞧前头引路的宗员,放低声音,说道:“三来,卢公所部多为天下诸郡兵,而董中郎所部多为凉州秦胡,将军初至,对他们也还不太了解。既不知彼,也不算知己。因此之故,贞以为傅司马所言甚是,我等还是稍微等些时日,待将军亲自摸清了贼兵的虚实后再做打算为好。”

  黄巾乱起,为了平乱,朝廷倾尽全力,先后征募到了五六万兵马。

  这五六万人来源不同,有的是戍卫洛阳的部队,如北军五校,有的是从洛阳周边招募来的,有的则是郡国兵。根据来源之不同分为两路,皇甫嵩、朱俊所带一路主要是招募来的三河骑士、京畿精勇,共计四万余人,而卢植所带之一路则主要是由北方的诸郡国兵组成,计有两三万人。——当然,现在又多了一个来源,即董卓所带之凉州羌骑。

  兵法云:“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