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1章_女皇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恋上你看书网

  第十二章蛰伏

  徐氏在朝中属于清流一派,执掌的权柄虽然有限,却是各方势力竞相争取的对象。要知道清流这种东西,那就是制造舆论的大喇叭,他们的情绪影响着天下文人们的悠悠之口,是日朝历代皇帝都要谨慎对待的一类人……

  当初李二陛下纳徐惠就是主要看重她家族的成分,结果这个决定不仅让他名声良好,也为他带来了一位知心爱人……

  而徐惠在李二陛下晚年做了种种昏君才会干的事后,果断上书提出批评,一封谏书,不仅让满朝文武汗颜,也为她博得‘贤妃’之名足球万岁最新章节。

  徐氏女已成‘才女’‘贤妻’的代名词。

  而今,年轻的圣人主动提出要聘徐氏女入宫,朝中那些真正忠于新帝的老臣都是乐见其成的!

  只为李治在八月底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缠绵卧榻将近半个多月,才勉强能起身。

  这种状况,让朝中原本就不太安定的局势又开始混乱起来。

  许多原本有意投向新帝的中立势力又开始观望,而对新帝登基不满的势力则开始蠢蠢欲动。

  甚至在宗室中已经有质疑李治即位的合法性的声音传出来……

  只差没明说齐王李泰才更有即位资格了!

  李治不得不再次封赏宗室宗亲来压一压这股流言。

  如荆王李元景除了加授鄜州刺史外又封司徒,吴王李恪除了晋封司空外又兼了兼梁州刺史,除了亲兄长李泰只有金银财帛的赏赐外,其他近枝宗亲也各有加封,连十七娘的夫婿,原魏王党的房遗爱也从白板被提拔到了五品朝议大夫的职位……

  除了宗亲外,李治还特地关照了李唐宗室的一些重要姻亲,如梁国公房玄龄、郑国公魏征、申国公高士廉等等,都被追赠三公之位。

  除了这一系列目的明显的加恩活动外,李治就开始算计自己的后院了,譬如提出纳徐氏女这件事……

  在这种非常时期,新帝确实非常需要清流们的支持。

  后宫的格局通常代表着前朝的势力分布情况。

  王皇后无疑是老牌世家的代表。

  这些世家其实并不在意当圣人的是谁,因为无论是谁在那个位子上,都避免不了重用世家的人,不同的只是略偏向于哪个世家的人而已……

  不过,难得现任圣人的皇后是世家出身,诸世家都觉得更多了一重保障。

  至于那些被先帝提拔起来的寒门大臣们,他们则是更担心新帝李治的身体状况,好歹这个圣人在选用臣子方面不像李泰之流,只愿意跟世家勋贵结交……

  他们只希望李治能尽快生下合适的继承人,立为太子,稳定政权,这样他们这些根基不深厚的人也能跟着新圣人立稳脚跟。

  皇后总是无子,这是让前面两类人都不太爽的事实。

  李治膝下虽有几个皇子,却多是低级妃嫔所出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