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六七 雨过不知龙去处(五)_金鳞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艺时文,又没有下科考题。还不是来混着看是否有机会出人头地。这种投机汉,难道肯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吴甡一听也觉得有点道理。大明逢子、午、卯、酉年开科取士,称为正科。若是有重大庆典,可以临时加考,是为恩科。眼看就要到甲申年了,后年乙酉年就是正科之年,若是那些意志坚定,有心科举的学子,肯定要在家里好好温习功课准备下场应试,谁还出来晃荡?

  难不成还是出来散心的?笑话!十年苦读岂是虚言?除了少数过目不忘,如通宿慧的妖孽,哪个七篇出身的进士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

  “万一有不小心混杂其中的呢?”吴甡较真道。

  朱慈烺笑道:“那我也不担心,因为人有一种从众之心。只要满足四个条件,就能把仇人驯化成自己人。”

  “哦?仇人变成自己人?”吴甡惊讶道:“这岂非圣人感化之功么?”

  “没那么玄奥。”朱慈烺道:“人心自有‘理’,乃理学之理,所以我将之称为心理之学。”

  理学的理可以简单理解为规律,也有本源意志的含义在其中。朱慈烺在经学上没有下过苦功夫,不敢说得太多以免露怯,直接跳到后面的内容说道:“设问:若某甲被某乙所虏,某乙随时都可能杀了某甲,这二人是否算有仇隙。”

  “自然,这已经是杀身之仇了。”吴甡认真道。

  “就是这样的仇隙,只要满足这四条条件也能让某甲甘心为某乙做事。”

  “敢问其详。”吴甡道。

  “其一,某甲必须坚信某乙随时能杀死他。”朱慈烺道。

  吴甡点了点头。

  “其二,某乙要在某甲即将要死的时候,把他拉回来,比如一口水,一块饼。”

  “这是自然,否则某甲不就真死了么。”吴甡又点了点头。

  朱慈烺没有点破这条其实是关键问题,想来吴甡这个水平的人,ri后应用起来自己也会发现的。

  “其三,某乙只能给某甲一些关于乙家的消息,其他任何消息都不能让某甲知道。”

  “遮目塞耳以断其心。”吴甡又点了点头。

  “其四,让某甲感到无路可逃。”朱慈烺轻笑道:“只要满足这四个条件,所有人都可以成为顺民良民,最多不过十ri。”

  ——在极端条件下,三到五天就够了。

  朱慈烺在心中暗暗补充一句。

  吴甡听完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疑惑道:“当真能行?”

  “当真。”

  “殿下是从何得知的?”吴甡自然不能光凭朱慈烺空口白牙就信以为真。

  “这个啊,”朱慈烺叹了口气,“我看东虏掠夺汉人为奴,细细分析下来,也就这四条而已。”

  吴甡语塞。

  虽然东虏不是当前最主要的敌人,但东虏掠夺人口也是大明朝堂很为之头痛的事。因为真奴人口稀少,又不善于耕种,其实是个在山林中狩猎的民族。这样的民族最多成为部落,要想定居建国就得大量的农业和手工业人口,而大明就成了他们的人口提供地。

  现如今进犯关内的东虏大军之中也有了汉军旗,至于炮灰部队——包衣阿哈——中,十之仈jiu都是被掠夺的汉人。饱读诗书的大明士子一直都想不明白,原本是受难的人,为何到了辽东就铁了心跟着建奴跑呢?

  这就是最直接证明“驯人”切实可行的例证,也是朱慈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掠夺人口的后手。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