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6章 和约_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搞得老朱在史书上混得连刘邦都不如。

  到了他这些子孙的时候,倒是没老朱同志那么暴戾了,但好面子却遗传下来了。

  永乐朱棣基本上和他爹老朱一个操行,谁来了就是赏赏赏,七下西洋都能赔本,这得什么样的蠢货能办的事情?

  在之后这些皇帝,包括伺候老朱家的文武大臣们,都将面子当做最重要的事情,一件事怎么办首先考虑面子。

  辽东这事就很没面子,被人打败了没面子,不过也能说得过去,毕竟一直跟北方算是败多胜少。

  若是被蒙古人打败根本就没人在意,但偏偏打败他们的是关外军,名义上属于是大明的臣子。

  这样也就算了,反正是败了,大不了安抚一下,然后轻轻斥责几句也就拉到了。

  谁知道人家说,不跟你们大明混了,把辽东给咱,咱要自己建个国家玩玩。

  至于大明,以后谁过谁的日子,咱俩名义上就做兄弟好了。

  臣子翻身要跟皇帝平起平坐,若是传出去里子都掉光了。

  他们最在意的就是这一点,希望关外不要建国。

  哪怕名义上同意你们自己管自己的事情。

  还将明朝当做名义上的老大不行吗?

  这些内阁大臣想的美,但是关外根本不吃这一套,你家的事情是你家的,我们还要过我们的日子呢!

  谈判僵持住了,陈三才对此也做不了主,更加的不敢做主,他要应了回去就成臭狗屎了。

  别说皇帝不满意他,满朝文武会弹劾他,若是传到民间他也是臭狗屎一堆。

  这会儿还不是天启、崇祯年间,老百姓对大明朝还是有很强归属感的。

  要是上中下三个层面一起鄙视他,陈三才只能一死谢天下。

  死的话他不舍得,只能将这件事推到内阁去决定。

  你们派我谈判我来了,做决定就你们来做吧。

  整个京城内阁朝堂被闹得是天翻地覆,谁都不敢做这个决定。

  此时,楚应同秘密前往京城,会见了沈一贯及诸多合作还不错的各派首领。

  谈判从六月中旬开始,持续到七月末才结束,明军从锦州开始撤退,一路过宁远,前往山海关驻防。

  此前被关外军俘虏的明军将士,也被送到了山海关外,允许他们退回关内,百姓愿意回中原的也是一律放行。

  八月初八,双方正式签订协议,关外大都督郑毅以三百万两黄金的价格,整体向朝廷购买辽东和广宁,双方约定以山海关为界停战,此后和平相处,不再轻启战端,互惠互利、加强边境贸易。

  大明朝敕封关外都督郑毅为关外王,与大明约为兄弟之邦,世代友好、一字并肩,与国同寿。

  协议中允许关外王郑毅建立汉人国度,大明将会予以全力的支持,两国之间互助共进、联手对外。

  虽然这条款还是没达到郑毅的要求,但也就是名义上的事情,实质上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