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0章 神器_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川家不停地压制也无法阻止他的商品进入倭国的各处,尤其是所谓的贵族家庭之中。

  几年的战乱,倭国的粮食已经出现短缺的现象,从出口给关外军到现在关外军向倭国运粮。

  大量的人口开始向青森和魏州岛(虾夷)迁徙,因为到了这边起码不担心没有粮食吃饿死。

  老百姓拖家带口的就乘着小船从海边,一路的划到这边来了,郄琳安排人对他们进行整顿。

  这些百姓会在魏州岛安家,也有的会迁到南千岛和东洲岛(苦夷)甚至吴州府那边去生活。

  他们在关外大都督府的序列中,有个称呼叫做和人,这也是他们之后在关外辖域的民族。

  如今的关外大都督民族高达百多个,女贞、蒙古各族也进行细分,北山那边也有不少的人生活习惯和风俗都不同,他们如今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民族,倭国人也是一样,在这边的话被称为和族,李朝的人口则是被称为朝族。

  当然最多的还是汉族,许多原住民和迁移过来的各族人,都希望能够加入到汉族之中。

  为此还闹出很多乱子,幸好大都督府反应及时,派出不少人做好宣传和劝导,才让这些人安生下来。

  其实也能够想清楚,古代的民族政策一直都是压制少数,就算在中原也是讲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关外也是以汉人为主体,那肯定就是汉人的待遇更好啊,他们不抢着加入到汉人还搞啥自己民族?

  好在大都督府这边将民族平等的政策摆出来,并且找出不少在大都督供职的少数族裔,才算是让那些人相信。

  等到送入学校的孩子,回到家给家人讲了学到的各项政策,许多被划入少数族的人才算是安生下来,放心过起了日子。

  话说回倭国,两年多的时间里,共迁移到魏州、南千岛、东洲、吴州、鲁东各地的和人高达十五万。

  由大都督府派人为分配田地牧场,为他们做专业的培训,然后加入到各类的工坊去做工稳定生活。

  未成年的子女都送到学校接受免费的教育,成年的子女由都督府专门的部门协助他们成立家庭。

  最多五到十年,这些人就会忘记曾经在倭国的生活,忘掉他们的幕府将军,彻底接受这个身份。

  从倭国逃出来就是为了活命,生存没问题,生活也没问题,物质和精神需求都能满足。

  这样的地方谁会不喜欢?谁还想所谓的故国?除非是脑子坏掉了才是!

  智仁也前来拜见郑毅,小心的回复着郑毅的问题,乖巧的就像孩子一样。

  郑毅也不自觉的好笑,智仁这年纪都四五十岁了,让他还真的不太习惯。

  得知郑毅这次回来就要建国,智仁赶紧表示恭喜,马上着人去准备礼物。

  郑毅也不在意他的礼物,反正整个倭国基本上都是任他予取予求。

  勉励了一番智仁,让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