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江宁之祸,人心惶惶,大夏京都,暗流涌动_大夏文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了。

  当然这是核心问题,可还有一个次要问题。

  那就是国库这东西一直是极其敏感的东西,倘若这样做,会不会招来麻烦。

  江宁府涨价,你这边花钱购买粮食,这当中有没有猫腻?

  “没有什么麻烦不麻烦。”

  “到了这个时候,救灾为主,国库还有三万五千七百万两白银可用,留有两万万两白银为根基,其余一万五千七百万两白银皆可用来购买粮食。”

  “倘若江宁府米商愿意,可再拨五千万两白银,可以让他们赚点,但想要赚太多就别想。”

  何言开口。

  这是他的底线。

  高价买粮,天灾面前,他们认。

  先解决完事再说,没必要斤斤计较。

  可要是天价买粮,那就完全没必要了。

  “尚书大人,那什么价格愿意购粮?”

  李侍郎询问道。

  “最高十二两。”

  何言出声,说出心底价。

  十二两的确没啥问题,虽然翻倍了,但江宁府发生洪灾,想要维持原价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真要说的话,十二两白银一石,的的确确没问题,百姓自己掏点钱,朝廷掏大头。

  只要能稳定局势,问题便可以逐步解决。

  “好。”

  “那属下着手处理此事。”

  李侍郎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

  大夏吏部。

  同样也在围绕此事议论。

  但不同于户部救灾之事。

  吏部后堂。

  只有三人。

  吏部尚书胡庸,吏部左侍郎徐来,吏部右侍郎王江。

  “江宁郡郡守当真是胡作为非,府内米商将粮米价格抬至六十两一石,天底下哪里有这么贵的粮食?”

  徐来的声音响起,痛斥江宁郡郡守失责。

  “灾民四起,官仓无粮,他这般做也是无可奈何之为,虽有些过失,但也在情理之中啊。”

  王江出声,江宁郡郡守张旸与他有些关系,自然要说上几句好话。

  “情理之中?”

  “官仓无粮,难道就可以让这些奸商肆意任为吗?”

  “这才几日?就涨至六十两一石,十倍之价,这就是官吏无能。”

  徐来继续痛斥。

  丝毫不给对方任何一点面子。

  “徐大人,您这话有些过了。”

  “天灾人祸,谁能控制?再者朝廷百官,有谁想出良策?”

  王江有些不服气了。

  只是,就在此时,吏部尚书胡庸之声却已响起。

  “眼下之事,不是张旸所能抉择的了。”

  胡庸一开口。

  两人顿时闭嘴。

  同时也在细细琢磨。

  “尚书大人的意思是说,是有人在背后指点张旸?”

  他们听得出这是什么意思,忍不住好奇问道。

  “昨日,大夏书院,顾锦年献策,苏文景连赞三声好。”

  “而后入宫,陛下也龙颜大悦。”

  “今日,江宁郡郡守张旸,便放任粮价不管。”

  “两位说说看,这其中有什么巧合吗?”

  胡庸平静,道出关键点。

  “顾锦年献策?他能献什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