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蜂窝煤_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木炭。

  据《宋史》当中明确记载称:“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

  普通百姓过冬依靠的就是煤炭。

  然而如今的运输行业可是不怎么发达,煤炭的运输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运输成本肯定是要算到煤炭销售价格之中,故而煤炭价格也不便宜。

  而且,直接烧煤块无法使煤炭燃烧充分,产生的有毒气体也比较多。

  九十年代,华国一位工人发明了一种非常实用的东西,造福了华北地区广大的百姓。

  蜂窝煤,这种东西虽然制造简单,却可以节省燃煤,充分燃烧。

  它适用于家庭,做饭,烧水,加上烟囱还能防止煤气中毒。

  这个时候用在工地上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京城旁边就有采煤厂,蜂窝煤制作技术非常简单,但烧煤需要有专门的炉子,这铁皮炉子制作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毕竟是需要密封好,有一定的强度。

  冶铁技术是一开始萧升就让朱由检去投入人力物力研究的技术之一,有着现代的技术支持,如今也有了成效。

  相比于原本的技术,冶铁效率提升了四成,关键是炼钢的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钢铁是一个国家基础工业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明朝的钢铁产量并不低,在这个时代,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但经过工业革命之后,就会被西方国家超越。

  关键在于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焦炭炼钢的方法,华夏早就有了,而这个时候,也有很多出色的钢铁工匠,因此在对新技术的普及上没有遇到多么大的阻力。

  只是如今时间尚短,规模化的转变还没有彻底完成,大批量生产适用于制作铠甲武器的钢铁还无法做到,但用来生产煤炉却是足够了。

  明朝末年,无论是炼铁业还是煤炭都私营都已经占据了大头,官营炼铁厂和煤窑只是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

  萧升直接买下了距离京城稍近一些的两个炼铁厂和两个煤窑,分别成立了“煌夏钢铁商会”和“煌夏煤炭商会”。

  三天时间改造重组,第四天就开始生产煤炉和蜂窝煤。

  除了煤炉之外,萧升还让人制作了大量的热水壶,这样可以让煤炉烧热水,对那些工人来说,既可以通过煤炉暖和外面,又可以喝热水暖和身体里面。

  随着煤炉大量出现在工地之中,大家每天都可以喝上热水之后,工人之中对廖子栋的评价就更高了,他的名头不只是在京城流传,也随着那些走商传向周边城市。

  一时间,廖子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京城地区商界的代表人物。

  虽然商人的身份在古代属于低贱的籍贯,但至少大家都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跟着廖会长有钱赚。

  而实际上,京城之中的那些大商人背后的东家都知道,廖子栋只是被推到前台的一个人,就像是他们自己一样,并没有亲自下场。

  这个人,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就是那位最近圣眷正隆的新晋大明勋贵琉璃侯。

  看似这位最近没有什么动静,那在建的三个巨大的工厂,却是不知道要做什么,肯定是大买卖。

  并且,这蜂窝煤和煤炉的生意,也是萧升这位侯爷弄出来的,听名字就可以发现,和煌夏建筑商会一样,这都是琉璃侯一个人掌控的生意。

  蜂窝煤虽然看起来简单,可是有人仿制出来却发现自家制作的这蜂窝煤冒着大烟,远远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根本无法和煌夏煤炭商会旗下工厂生产的蜂窝煤相比。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