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六章:复辽号(求推荐票,求月票)_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受程度肯定不会太高。

  而且,各种新技术的发展也需要这种新学的学生来完成推动,所以不可能完全就当做老师来培养,必须要让其投入到实践之中。

  现在洪承畴提出了治理黄河的策略,正好就用来安排实践。

  计划是以三个月为一季度,两种实习方式,一种是教学,即到新成立的“京师小学堂”任教,另外一种就是到河道等现场进行实践性地帮助和指导。

  一个季度之后,两批人返回学校继续学习一个季度,下一季度交换实习方式。

  如此以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加上古代人本就对学习十分刻苦,相信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将这些人培养成学术骨干。

  于是,朱由检在朝会上对洪承畴的策略进行了褒奖,并且和一众大臣进行了讨论,最后定出了一个方案。

  出三十万两作为第一笔“黄河治理专项银”,用于对黄河的治理以及建立相应的水利设施。

  并且派出一批“水利”以及“河道”方面的学者组成顾问团,帮助洪承畴进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洪承畴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朱由检真的对他有了一些看法。

  当然,距离扭转内心的固有印象,还差得远。

  为了防止专项银被盗用,以御史和锦衣卫联合构成监察组,对洪承畴及相应人员监视之外,也对彼此进行监视。

  三方互查,最大程度防止贪污腐败的现象。

  朝廷如此重视,让洪承畴感觉到了机会。

  只要做出一些功绩,甚至不需要太大,怎么着也是可以青史留名的。

  马上就对现有的布置做了更深一步的安排,这样等那些人来了,就可以直接开展工作,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做出成绩了。

  崇祯元年四月十六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间。

  这一天,从京城到天津的铁轨完成了最后一轮的检修,大明第一列蒸汽火车,“复辽号”,开始第一轮试运行。

  蒸汽火车的技术在现代非常容易得到,甚至萧升后来还买了一个国外被当作收藏的火车头,拆解下来,送到了明朝这边作为参考。

  朱由检让宋应星负责机械设备的开发,而实际对蒸汽火车项目专项负责的,是一位叫做李之藻的老先生。

  李之藻曾随利玛窦学习西洋历算,主张西法,一生致力于介绍西方天文学、数学、逻辑学等。

  他有着不错的数学基础,在研发蒸汽火车的过程中,焕发出第二春。

  有着御医帮助调理身体,他的精神头越来越好,干劲十足。

  终于在崇祯元年三月初完成了大明第一个火车头,也就是“复辽号”火车头的制造。

  复辽号是一辆客运列车,一共十五节客运车厢,火车道轨距是1500mm,设计最高时速是110千米/小时,运营时速是70千米/小时。

  一节车厢高米,宽度为米,全长米,十五节车厢,硬座11节、豪华2节,餐车1节、行李车1节,共计载客数为1424。

  在去年的大明周刊上,公布了新的计时单位,小时,规定一个时辰为两个小时,现在京城之中正在建造一座钟楼,只要那个东西建好了,小时的单位就可以深入人心。

  不过,在科学院之中,宋应星等人已经普遍开始使用小时,分钟,秒这种单位,用萧升提供的一些机械表作为计时器。

  经过全力研究和制造,主要是蒸汽机技术成熟之后,第一列蒸汽火车诞生了。

  (临近上架,今后固定更新时间改为每天十二点五分,系统延迟会有三到五分钟)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