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8章 128 柏林前_来个奥运冠军吧[田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的个人纪录已经取代了陈勇楠,而寇亮则在这一年间状态下滑,3月份的时候还受过一场小伤,正好何长隆在一场全国锦标赛上跑出了10秒20,他也就拿到了本届柏林世锦赛最后一个男子100米的名额。

  寇亮有些不甘心,但受伤之后,他的个人成绩基本就在10秒30开外了,而且发挥也不够稳定,所以这一次接力队的阵容是陈勇楠、何长隆、陈清和陆鸣,何长隆取代了寇亮成为第2棒,事实上,以最近几次跑出来的成绩来说,何长隆当第3棒更合适,但队里考虑陈清和陆鸣两人间的默契,还是由陈清担纲3棒。

  所以这次接力队一共来了4位正式成员和何长隆、魏巍两位替补选手。

  陆鸣的无聊生活暂时告一段落,又有可以和他一起聊八卦的人了。

  “你到底是怎么跑出9秒75的?那天我全程看比赛,我心里就在想,这个人我真的认识?我什么时候认识这么牛逼的人的?”

  陆鸣忍不住笑:“寇师兄,要夸我你就直接点,不用这么拐弯抹角的。”

  “虚心一点。”寇亮拍了他一下,“不过我要是能跑出这样的成绩,我肯定得意得不得了,要让全世界知道我有多牛逼。”

  “所以全世界已经知道陆鸣有多牛逼了。”陈清感慨道,“说真的,9秒75确实厉害。”

  陆鸣那场比赛他们都看了,成绩出来之后的那一天,跑道上几乎所有人都沉默着,既是被陆鸣的成绩而震惊,又觉得,自己明明和对方在同样一支队伍里,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再强一些。

  在激励训练这件事上,陆鸣的作用胜过教练们的千叮万嘱。

  事实上,他们短跑队和过去已经不同了。

  陈清和寇亮是短跑队里比较早的一批运动员了,他们算是亲眼见证了陆鸣加入之前和加入之后的变化。

  撇开陆鸣这个bug不谈,短跑队里,现在能跑进10秒21这个成绩的就有四人之多,这也是华国队参加世锦赛以来第一次有如此多的达标选手,而在06年到07年大阪世锦赛前,这个人数是1,符合标准的只有陆鸣一个人。

  那个时候,只有陆鸣一人在独自奋战,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陆鸣的同行者。

  即使他们的成绩依旧难和百米的顶尖选手抗衡,可进步就是进步,不管怎么说,只要越来越多的选手出现在奥运会、世锦赛这一级别的赛事上,他们华国队的成绩就会越来越好。

  今年就是如此——正是因为选手们想参加世锦赛,京奥结束后,几乎所有人都在拼了命地追赶,日常训练、比赛……从效果来说,要比06、07这两年好上太多。

  陆鸣的成绩刺激了所有人。

  陆鸣在各大赛事中取得的成绩越出色,身为华国队的一员,身为陆鸣的队友,他们既想追上陆鸣,又希望在接力这样的赛事中给予陆鸣助力。

  至少他们不允许自己成为拖后腿的那一个。

  陆鸣他们先一起磨合了一段时间的接力,等时间到了7月底,一行人一起训练100米,陆鸣作为指导者,在一旁点出其他人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比赛经验越来越丰富,陆鸣的眼光也越来越毒辣了,他不仅知道什么训练方法适合自己,也能看出对手们都各自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当然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独特的训练方式,适合旁人的未必能适用于自己,但所有的训练方法都有可借鉴之处,排除博尔特这个bug,陆鸣自己在最开始也是通过分析盖伊和鲍威尔的视频成长的。

  他现在依然保留了那样的习惯。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