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二三章 陛下没说_大明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次征伐林丹汗可谓是收获巨大,不仅获得了大量的人口和底盘,更重要的是战马的获取,他总算是让自己十万骑兵弄上了双马,不再是以前一样,每次行军都是慢悠悠的走着,直到接敌后才发起冲锋。

  有了双马后,尤其是耐力悠长的蒙古战马,他的这两只部队才算是有了长途奔袭的本钱,有了大规模迂回机动的能力。

  这个意义十分的巨大,是战略级的改变。

  随着归化城走上正轨,警察队伍的组建,城防军的组建,以及各种官员的就位,野战军的作用逐渐减小,最后甚至都从日常中撤了出来,单独驻扎在大青山脚下。

  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又是经历过来战争,心中憋着的负面情绪不晓得几多,虽然这些都被朱由校用严格的军纪和丰厚的赏赐给压了下来,但是一旦悠闲下来,没有事情做,还是会出事。

  故而,由于还需要在大草原等待一段时间,朱由校就开展了大学习活动,晚上所有人集中起来,集体学习文化课,识字扫盲,而老师,则是去年科举后,分到军队中的那五千举人。

  虽然有很多人分到了四总部去,但是光是剩下的,也绰绰有余了。

  至于白天,更简单,军中大比武,随军军校,篮球、足球,各种活动一展开,二十万的小伙子玩的是不亦乐乎,不仅锻炼了军事素质,还得到了放松。到了后来,朱由校甚至利用从各个蒙古高层头人哪里抢夺过来的歌姬舞女等组建了一个歌舞艺术团,到军中表演,彻底让军队从战争的紧张中放松过来。

  “陛下,此间事了,何不班师回朝,缘何在此空耗粮饷。”面对皇帝的迁延,新任的呼和浩特知府,内蒙古行省左参议陈子壮同志问道。

  他因为河北的土改工作贡献突出,便从都察系统出来,高升到了这里,和他这样的还有很多,甚至还有些小吏出身的官员,这次直接提拔成了知县,到内蒙古的土地上给帝国做贡献。第四二三章陛下没说

  在大明,别的不多,能当官的人一抓一大把,不说以万计数的举人,但是那些文吏等杂流小官,都不知道有多少,他们的能力并不差,只是在学问上差些,才没有通过科举,前途有限。

  如今朱由校打破了科举的枷锁,升迁了很多人,让他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如此大的基数下,朱由校根本不担心某些举人辞官不做,想做官的人全天下多的是。

  面对陈子壮的疑问,朱由校笑笑,答道,“朕在等,等待一封奏折的到来。”

  “等奏折?”陈子壮疑惑,不知道什么样的奏折需要皇帝等待。

  大明,京师。

  文华殿中,几个宰辅济济一堂,围桌而坐,汇报着工作,坐在上首的,自然是名义上的次辅,实际上的首辅徐光启了,他的下面,左右各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