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一章 护侨(九)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天后,一支小小的舰队绕过整个中南半岛的下端到达了曼谷湾,同样小小的曼谷海军如临大敌,派出全部家当迎接他们,双方在几公里的海面上对峙着,只要哪个水兵不小心,战争就可能一触即发。

  “那是浅水重炮舰么?”

  护航编队旗舰“慈父号”的舰桥上,编队指挥官谢尔盖.格奥尔基耶维奇.戈尔什科夫海军上校拿着望远镜眺望对面,此行除了“慈父号”,还有一艘护卫舰和一艘布雷舰,吨位最大的也不过2300多吨,而对面的暹罗海军,至少拿出了两艘2000吨级以上的军舰,炮管子也比“慈父号”的粗不少。

  “根据情报显示,暹罗海军向日本人订购了两艘浅水重炮舰,排水量2200吨,前后两座双联装203mm主炮,应该就是他们。”

  原来,“吞武里”级(Thonburi-class)是暹罗皇家海军设计的,用于接替此前“拉特讷科辛城”级炮艇的一级海防舰。在之前,由英国建造的“拉特讷科辛城”级炮艇只有四门6英寸火炮,以及较薄的装甲防御。1920年代,銮披汶·颂堪领导下的暹罗海军开始进行现代化进程,而最首要的任务则是强化对暹罗海岸线的防卫。一番考虑后,暹罗海军认为岸防炮艇(Coastalgunboat)是最合适的舰选。之后,一些欧洲的跨国企业各自递交了设计方案,但暹罗最终相中了日本川崎造船所的方案。

  新战舰基本上是“拉特讷科辛城”级炮艇的放大版本。首舰“吞武里”号和次舰“阿育陀耶大城”号于1936年在川崎造船所开工,其中“吞武里”于1938年1月31日下水。暹罗海军将她们归类为“战列舰”,排水量2265吨,相比前级有更强的装甲防护(重点保护轮机和炮塔),动力则由两台德国MAN公司的柴油机提供。1938年8月5日服役。

  “吞武里”级的武器包括两座双联200mm主炮,一前一后配置,最远射程24公里。这种主炮(20cm1号炮)和炮塔也被用于当时日本的巡洋舰和航空母舰“赤城”号和“加贺”号上。她的主炮的射击指挥仪则放置在舰桥上方的高塔中。另外,她还配有四门3英寸副炮和四门40mm防空炮。

  此外,暹罗皇家海军还拥有10艘鱼雷艇、2艘警戒舰、4艘潜艇和2艘布雷艇。

  “好像他们比我们还紧张。”

  被一堆炮管子指着,戈尔什科夫夷然不惧,“慈父号”是一艘老式驱逐舰,只装备了两座130mm主炮,因为实在太不值得改造,因此只加强了一定的防空能力,在船身安装了24门37和20口径的高射炮,此时这些大小炮位全都进入了一级战备,炮衣被卸下,炮弹被推进

  请收藏:https://m.maoq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